是融合還是民怨爆炸? - 勇先

是融合還是民怨爆炸? - 勇先

正當我們憤慨不少本地人以充滿破壞力的方式「保育」龍尾之際,近日在網上更傳來一幀內地某旅遊網站的截圖,當中介紹了大埔龍尾是一處露營勝地。網站編輯所列出的賣點是那裏不僅有珍貴的海洋生物,更有小魚啦,螃蟹啦,還有蜆啦,可以靠海食海,炮製一頓豐富的海鮮飯……內地的同胞或許已食指大動,但保育人士卻聽得毛管戙,只怕龍尾泳灘工程未開始,興致勃勃的自由行同胞已將那裏夷為平地。請別怪香港人的驚恐與偏見,事實上近十年八載,所有被內地同胞盯上的事物,最終都會引發災難式的掏空。我作為一個高使用量的東鐵乘客,每晚放工都睥睨着數十名水貨客,將奶粉、檸檬茶、益力多、卸妝水等生活物資大量搜刮後再運往內地,深深明白難怪不少香港人對內地同胞以「蝗蟲」相稱。不過為免人們誤以為我在激化中港矛盾,我嘗試從一個很純真的角度理解同胞──事實上內地人在過去數十年來因為經濟或社會因素,沒太多機會與外面的世界接觸,所以一旦旅遊,他們會好興奮,好肉緊,甚至好忘我,因為離開具中央特色的國度,甚麼東西都新奇美好:例如原來世上果真有不會把寶寶吃得頭大的奶粉,珠寶店真有千足純金的金飾發售,有飲用後能豐胸的益力多,香港的月餅竟然不是由去年的循環再造……過往一條邊境線,劃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猶如地球與火星之間──我們覺得同胞野蠻橫行,正如他們覺得香港人小題大做,不懂時務。總之大家在對方眼中,都是來自火星的怪客。今時今日我們看到邊境線被模糊化,並向大家不斷洗腦「中港融合是大勢所趨、香港人太重視本土價值只會被邊緣化」。中央和香港政府都像唐僧,反覆呢喃着「融合」的緊箍咒,務求軟硬兼施逼我們就範。誠然,香港人為着生活物資被搶購而忿忿不平,為着尖沙嘴、旺角被內地客佔據而耿耿於懷,為龍尾以至其他地方可能相繼失陷而憂心忡忡。或許真是我們的視野不夠宏觀,地區之間的融合發展真是世界潮流,但為政者只懂一面倒的同化,是危險兼無知。這猶如氫氣與氧氣之間的關係,兩者比例適量混合,方可營造出合適的生存空間;一旦比重失衡,小小火花也可引起大爆炸──而我們的社會,正陷入這爆炸的邊緣,但政府卻以為自己在幹着甚麼「偉業」。勇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