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未跳崖上市公司先套現<br>20港企抽水半個月涉680億

美國未跳崖上市公司先套現
20港企抽水半個月涉680億

【本報訊】企業齊齊抽水迎美國跳崖!美國財政懸崖殺埋身,本港上市公司一早趁市旺,展開套現及融資潮,連同銀娛(027)股東昨減持股份在內,近半月共20間公司配股、供股及發債,涉及金額高達680億元,令後市再添暗湧。
記者:林靜

港股昨跟隨外圍下瀉逾500點,多個強勢板塊見大調整,部份累積強勁升幅的股份,股東率先在高位減持。今年累積狂飆近一倍的銀娛,昨遭基金股東Permira以每股27.17元配售2.5億股,套現約68億元,昨旋即大挫4.4%,更一度失守配售價;綠城(3900)基金股東華平周三亦以折讓6%減持股份,股份昨上板,拖累股價回吐2.8%,惟綠城今年累計仍狂升超過兩倍。

綠城銀娛股東減持

除綠城及銀娛外,近日不少股東均頻頻在市場減持套現,如招商局(144)早前便有機構投資者大手減持,套現超過7億元;信行(998)10月底亦遭摩通減持套現逾18億元。再追溯至上月初,銀基(886)、中糧包裝(906)及中集安瑞科(3899)均見股東走貨,合共套現超過17億元。
單計近半月已有7間公司宣佈供股計劃,當中包括思捷(330)及中糧(606),共抽水最多97億元。內房股的發債潮未止,繼龍湖(960)及佳兆業(1638)外,方興(817)、SOHO中國(410)及中國海外(688)亦連環發債,合共融資近200億元,中駿置業(1966)及奧園(3883)亦傳出發債消息。
事實上,港股由今年6月低位反彈近19%,面對內地遲遲未見大放水行動,美國大選後,市場焦點即轉至財政懸崖危機,倘觸發市場大波動,企業融資及減持行動則會阻礙重重,令抽水行動誘因增加。今年3月中港股在21000關徘徊期間,多間企業亦一度爆出抽水潮,重災區在中資金融股,大市往後持續反覆至4月底才見大調整。

後市升幅料放緩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同,企業抽水情況有上升趨勢,但認為在市況氣氛轉好下企業趁機減持或融資均屬正常,只要目前浪潮未蔓延至大型藍籌股,則仍未需要過份擔心。
獨立股評人黃偉康亦表示,市場部份基金資金只會中短線投資一至兩季,趁股份在高位減持是正常,「掉返轉,呢分鐘如果有人去配售相對落後的內銀股,咁就要特別留意。」
此外,彭偉新又提醒,港滙稍見回軟,資金流入情況有減慢的迹象,料港股後市升幅放緩,投資者宜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