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嫌疑犯」 同聲反擊港獨論<br>本土主義者陳景輝:阿爺扣頂帽落嚟

三個「嫌疑犯」 同聲反擊港獨論
本土主義者陳景輝:阿爺扣頂帽落嚟

如果陳景輝也是港獨「嫌疑犯」,他的自辯不是「我冇做過!」而是「沒有死人又何來謀殺?」社會運動人士陳景輝,曾經參與本土行動,對於搞港獨的指控感可笑,「有冇人搞港獨根本係一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只係一場示威上有人提出,唔係一個組織嘅正式訴求;香港人都唔知幾乖,係阿爺扣頂帽落嚟。」「你覺唔覺得家啲討論好消耗熱情?」訪問開始,陳景輝如是問記者,對於老左的指控,他反而不太在意,「啲討論好似倒退返去回歸時期,香港人淨係要求馬照跑、舞照跳咁。」在他眼中,香港社會在回歸後不斷成長,港人身份逐漸成形,現在應討論的,不單是如何保持生活方式不變,更重要是如何構建港人身份,「香港人經歷咗一連串嘅群眾運動,例如反國教連續多日佔領政總,皇后、天星、反高鐵包圍立法會,對香港社會有重新思考,諗香港到底係啲咩嚟,一齊學習同進步緊。」陳景輝認為,香港人過往不關心公共生活,與殖民地統治有極大關係,「殖民地政府令你覺得乜都唔關自己事,城巿精神就係享樂、金錢同消費,將香港塑造成一個只向錢看嘅城巿,令你冇咗公民身份認同,唔止對國旗冇認同,其實對港英旗都冇乜認同。」

要追認本地歷史

一直到回歸後,這個局面才出現突破,「唔係淨係『四仔』主義,唔再係一盤散沙,香港社會已經唔再係97年前嗰個香港大都會,係更豐富,香港人嘅面貌係越來越多樣。」他認為隨着這條軌迹,下一步工作,是追認本地歷史。梁振英上任後,陳景輝認為巿民因生活受影響而出現反彈,以舉龍獅旗、反雙非、反水貨客作表達;他解釋,自由行涉及公共衞生和秩序問題,應管制,「我哋當然要捍衞我哋嘅城巿風格,但成個運動唔應該係反屎尿屁咁低層次。」建立港人身份,不應是依附殖民地歷史,「其實係冇反省過以前嗰個所謂好老竇有幾衰,我哋嘅身份唔應該係嚟自一個仁慈嘅統治者、仁慈嘅施政,而係來自我哋香港保護自由嘅歷史。」陳景輝認為,香港人優先認同自己是香港人,但絕少否認是中國人,批評港獨的議題無中生有,「到目前為止,都睇唔到有人要求港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