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空氣污染嚴重和冬季流感高峯期,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發高危期。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宗存表示,每年踏入11月至翌年農曆年間,慢阻肺病求診個案都增加30%至40%。許多患者因誤解久咳、痰多、氣喘三大症狀為老人病,致病情很差才求醫,延誤治療。 記者:梁麗兒
本港近日空氣污染指數開始上升,昨日截至下午4時,環保署在銅鑼灣及中環的路邊監測站,分別錄得的空氣污染指數為70及82,屬偏高水平。旺角的路邊監測站更高達111,屬甚高水平,顯示空氣污染嚴重。梁表示,每逢11月都是全年空氣最差月份,慢阻肺病患者求診明顯增加,「如果當日空氣污染好嚴重,病人喺48至72小時後就會病發,會額外增加5%至10%病人求診、2%至8%入院」。
長期吸煙致病元凶
他建議空氣差時病人少外出;跟足指示服藥;轉天氣時以圍巾護頸;若痰多久咳症狀加劇,應早及醫。流感病毒為另一誘病因素,病毒襲擊氣管後,會減低人體抵抗力,增加感染肺炎球菌等風險,籲及早接種流感、肺炎球菌疫苗作預防。
本港現有九萬名慢阻肺病患者,每年平均有三萬人次因該病入院,平均每日有五人死亡,長期吸煙為致病元凶。
梁指,港人踏入中年後,會做量血壓、驗血量膽固醇水平等體檢,但鮮有關注肺部健康。當遇到痰多、久咳及氣喘等三大慢阻肺病症狀,更誤解為年老肺部退化,不少病人到病情中晚期才求醫。
市民可自行測試,解答以下五個問題,包括是否長期或曾經吸煙;是否時常咳嗽(持續四至六星期)或差不多每天咳幾次;是否常有痰;是否40歲以上人士;與同年人士比較,是否較易氣喘。若至少三條問題答「是」,有可能患上慢阻肺病,應及早求醫。呼氣測試肺部功能及肺部X光檢查能確診。
87歲的楊伯年輕時煙齡長達50年,三年前發現氣促痰多,冬天或轉冷天氣尤甚,誤以為肺退化。求診時已證實肺功能只及常人一半,要服用氣管擴張藥物,在家要靠氧氣機協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