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機會:精選耳擴 iPhone 5提聲

蘋機會:精選耳擴 iPhone 5提聲

智能手機除了講電話外,當做隨身播放器亦係重要功能,其中iPhone 5亦不例外,身為果粉的Thomas Law指出iPhone 5使用的音效晶片比歷代更好,如再加上耳擴靚耳機,更能聽出耳油!

記者:許福合 攝影:黃子偉
模特兒:Kinki@PureModels

亦軒耳機負責人

Thomas Law

SoundTrack之選:HP-P1 分析力高

雖說iPhone 5在音質上已提高,不過對發燒友來說,要真正享受無損的音效格式,器材當然要考究!作為配搭iPhone 5的便攜式耳擴,Thomas的心水是Fostex HP-P1,大小與iPhone 5相若,金屬外殼手感亦很好,更可說是iPhone專用耳擴,它能對應iOS裝置進行解碼,Thomas指出:「音樂訊號直接用Lightning線經USB輸入,由解碼到訊號擴大都在HP-P1內進行,由於DAC線路設計,在播放WAV一類無損音樂時有極佳清晰度,有如將演奏層次提升一級。」
今次試聽的耳機選用Denon AH-D600($3,880)、iPhone 5及HP-P1這個組合,Thomas評價認為:「整體分析力相當高,動態反應亦好,而中性高清的低頻可起到平衡作用,欣賞時感覺不會太凹!」有唔少發燒友喜歡用HP-P1來聽日系歌曲,而Thomas本人就愛聽電影SoundTrack,效果亦理想。HP-P1還設有S/P DIF輸出,可用作純解碼,將音樂輸出至其他擴音機播放,更罕見的是設兩種Filter,分別適合播放古典及流行音樂,玩法更廣泛。

Fostex HP-P1 $5,699

設有S/P DIF輸出及內置兩種Filter,設計罕見。

iPhone 5可經Lightning線接駁進行解碼。

古典之選:iQube V3 偏向中性

另一款iQube V3採用Optical及line in輸入音樂,機身手工精緻,外殼使用鋁質物料,能屏蔽外面的訊號干援,減少對音質影響。Thomas認為:「iPhone 5的音效訊號是有提高,但音色的細緻度相對低了,在配合V3輸出音樂時,就能起到豐富及優化音質效果。」耳機方面,Thomas建議使用Sennheiser IE80($3,420),效果偏向中性,音樂感重,着重聽感,但音場不算寬闊,適合用來聽古典及傳統音樂。

主要使用Optical及line in輸入音樂。

鋁質外殼,能減低外在環境訊號對音色的影響。$6,998

入門之選:MUSE PD1+獨立前後級

香港品牌MUSE推出的PD1+耳擴,設計用心,內置解碼的同時,與一般耳擴使用合拼式不同,PD1+會分前後級處理,各由獨立晶片負責,加上內置銅圈,在接駁包括iPhone 5在內的播放器聽歌時,都可降低信號干擾。廠方在左右聲道嚴格測試音量平衡,音色中性,分析力強,動態亦闊,使用時間長達22小時,在同級耳擴中相當突出。

MUSE PD1+ $1,599配搭Westone UM3X耳機 $3,099。

Sony耳擴傳下年推出

Thomas最近剛到日本參觀Tokyo Headphone Festival 2012 Autumn耳機展,除了試聽到最新的耳機外,亦有唔少有趣的產品。例如這款Canal Works的CW-L51,屬日本本地的CM耳機品牌,用家可隨意換「電阻」來改變音色,設計相當獨特。

Canal Works CW-L51 99,800日圓(約$9,637)

Thomas仲由日本帶來Sony首部便攜式耳擴PHA-1回港,可對應iOS裝置經USB介面作解碼,同時亦可以USB接駁電腦作24bit/96kHz解碼。Thomas試聽後覺得分析力未及Fostex HP-P1,「音樂感強是其優點,雖然音場不夠闊,但動態及全頻都比iPhone 5的DAC好,亦少了味精味。」主要適合聽純音樂、Rock及流行曲,傳聞將在下年年頭在港發售。

Thomas在日本以36,000日圓(約$3,476)購入Sony PHA-1。

設有大細USB頭,大頭給iOS用;細頭用作接駁電腦。

查詢:亦軒耳機(2770 6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