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十八大開幕,市場憧憬有利好消息公佈,炒人民幣升值興趣更濃,本港離岸人民幣滙價(CNH),因毋須像內地受單日波幅上限升停板所限,故滙價及交投表現較在岸市場更熾熱。財資界指,自本周一起,CNH滙價水平已「掉轉」較CNY強,是今年1月底以來,首次重現離岸價「貴」過在岸價現象,CNH現滙日均交易量,從月初起,亦較之前增加約四成。
記者:劉美儀
離岸人民幣滙價(CNH)是最能反映自由市場走勢的溫度計,除了貿易結算等商業盤外,更大程度顯示金融機構及客戶,對人仔持倉及炒賣興趣,當滙率處於升浪時,CNH必行得更前更強,但年初炒人仔貶值情緒籠罩,CNH一直處「倒掛」情況,即較CNY水平弱。昨日CNY收報每美元兌6.2429人民幣,CNH則收6.2365,數字越低代表人民幣滙價越強;上周五,CNY收報水平仍較CNH「貴」。
交易量明顯轉強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表示,外界憧憬十八大或有利好政策公佈,市場部署明年內地經濟增長復蘇,加上熱錢流入本港,炒人民幣升值興趣帶動長倉盤累積,近期CNH交投明顯轉強,估計單是現貨(不計交收遠期)交易量,日均水平已增至約20至30億美元。滙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副主管兼香港交易主管陳紹宗亦說,市場對十八大及明年經濟增長有期盼,人民幣息率偏高亦吸引投資興趣,故近日無論在岸離岸,人民幣需求均明顯增加,估計CNH現貨日均交易量,從早前約14億美元水平,增加逾四成至約20億美元規模。
冀放寬離岸限制
恒生銀行(011)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顏劍文同意,CNH交投「活躍番」,反映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願景。一中資行主管指,近日中資參與CNH買賣頗多,雖然一年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價仍存貶值,但主要因其計價是按在岸現貨價推算,後者又受人行每日公佈的中間價,以及每日單邊漲幅不逾1%的規定主導。市場期望十八大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及放寬離岸限制,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馬駿昨在其博客重刊6月時發表報告,建議促進人民幣債券股票等產品離岸上市,並加強人民幣資本賬跨境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