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看美國總統選舉,發現一個十分可笑的現象,就是在香港有權選特首的人較有權選美國總統的人少。在港美國人可以用多個途徑在大選中投票。
據最近的統計,香港大約有五萬人是美籍,其中有多少是美國選民不得而知,但斷估不會少於一千二百人,當然,其中也有一定數量的高等美國人,可以兼選香港特首和美國總統的。
老實說,在香港,要成為美國總統的選民要較成為特首的選民容易。要成為美國選民,只要成為美國公民就可以了,這有多個途徑,如投親,如到美國留學,之後受僱在美國工作,又或參加一年一度的綠卡大抽獎。據一項二○○五年的數字,當年港人移民美國的人數為四千八百人。每年有數千人移民美國,在美入籍後大約每年會有數千港人獲得選美國總統的資格,單從香港回歸以來,就有數萬港人成為美國總統的選民了。
但要選特首,就只有區區的一千二百人有資格。即使在二○一七年的所謂普選特首,你其實只有投票權,而沒有提名權。我們不禁要問,為甚麼美國政府要較共產黨更相信香港人呢?
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他在香港獲得的選票只怕都多過梁振英在港獲得的選票。
不過香港人還是不要氣餒,因為在大陸,有權選共和國國家主席的人按人口比例較有權選香港特首的人少得多,正是一山還有一山低。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