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次異常緊湊的選戰,奧巴馬終於成功連任,他在昨日的勝利宣言中最醒目的一句,是「The best is yet to come」,意指最好的在後頭。不過,這金句對於我來說恍如夢囈,感到如在五里霧中。我不是說,這種明天會更好的口號,太似政客的油腔滑調,因為奧巴馬超班的演說技巧,總能抹去那陣政客味道。我只是認為,置身於中美兩大國政府齊齊換屆的時刻,即使塵埃落定,但擺在眼前的是否只有更好,還是要經歷更幽暗後方見彼岸?我實在看不透。
奧巴馬得票減 施政不易
事實上,雖然得到「及時雨」Sandy及乖乖失業率的襄助,奧巴馬今次得票只有近5900萬票,比自己初次當選總統時少了1000萬票,甚至比上屆落選的共和黨對手麥凱恩得票低。這意味他已不如上屆般得國民信任,民意的授權更薄弱,代表未來四年他的施政會更艱難。擺在眼前的最大挑戰,當然是年底前到期的財政懸崖,若果他不能與國會及早達成過渡方案,阻止這個副作用相當於6000億美元的財政緊縮措施,美國經濟便立遭沒頂,再次落入衰退。不過,現在的情況恰似囚徒困局,兩黨明知不妥協死路一條,但仍然各不相讓,博對方先行膽怯退讓。如今奧巴馬支持度下降,選戰時又玩互相抹黑,令民意變得更分歧,奧巴馬能否與共和黨又傾又砌,是一個大問號。市場已開始有人估計,美國會落入希臘或歐盟的危機模式,即要企在懸崖邊,甚至索性跳下去,才能讓美國政客知痛,願意埋枱合作。出現這種情況,市場便要有嚇餐飽的心理準備。可以預見,美元將不會一面倒弱勢,視乎驚嚇指數及避險意識而轉強。另一邊廂,中央領導換班雖然從來內定,但自爆出薄熙來事件後,已變得迷霧重重,從政治局常委的人數到人選,都曾傳出多個版本。有說法認為,內地沒有如往常般,在換屆前刺激經濟製造氣氛,就因為這場政治風波,所以一旦大局底定,便會落實各種各樣刺激政策。在美國縮而中國谷的情況下,游資會湧入人民幣及A股。
中共換班 凳未暖難放水
即使不理過去新班子上任初期,均甚少在凳未坐暖便有大動作,近期溫家寶家族財產被起底,已顯示今次需要的權力穩定期更長。再者,中央已決意要調整經濟結構,改掉以往粗放式投資的陋習,會否這麼快便打倒昨日之我?想來想去,唯一比較明朗的,是伯南克沒有失掉最強靠山,他可以繼續實驗各種非典型貨幣政策,QE3及長期零息肯定得以延續。即使伯南克真的要在後年1月任期屆滿時後告老歸田,聯儲局鬆手的情況應不會有大變。我想,當奧巴馬口吐其金句之際,內心深處唯一踏實的,也是這條奧─伯防線。丘亦生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