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公佈,至9月底首三季盈利跌16%至32.2億元,不派息,其中第三季盈利跌19%至10.04億元,優於市場預期,主要由於季內投資收益增加及就收購倫敦交易所(LME)的開支減少所致,帶動該股半日由跌轉升近2%。
記者:石永樂
由於市況疲弱,第三季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由第二季的502億元,進一步縮至464億元,主席周松崗指,美國於9月宣佈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及將近乎零的聯邦基金利率至少維持到2015年年中,有助改善市場氣氛,而全球金融市場亦因此對這些刺激政策作正面回應。
投資收益按季增33%
中信証券預期,隨着熱錢流入,料港股成交將有改善,並估計第四季及明年平均每日成交額將增至670至700億元。周松崗又指,正不斷加緊力度推進,如定息產品及人民幣等業務。對於港交所季績能勝預期,其中一個原因是期內的投資收益淨額按季升33%,主要是投資之公平值收益淨額隨市場變動而上升,以及利息收益因銀行存款利率上調而增加。此外,就收購LME的開支季內降至1800萬元,上半年有關開支為1.1億元,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已成立「整合統籌小組,負責收購生效後的運作及戰略計劃的落實,重申若獲英國金融業管理局批准,預計交易將於本季完成。新股方面,港交所指出,首三季本港共有47隻新股上市,總集資額(包括上市後籌集資金)減少46%至1958億元。
信証維持沽售評級
雖然就收購LME的開支下降,但港交所仍面對成本上升的問題,主要來自僱員費用、樓宇支出、法律及專業費用,以及折舊較高,其中第三季的僱員費用及相關支出升近6%至2.91億元。中信証券亦指,2007至2011年間港交所的收入下跌,但同期的開支卻錄得平均每年複合增長6.6%,期間成本佔收入的比例由16.8%升至23.2%,該行預期,至2014年有關比例將維持於27至28%的高水平。中信証券質疑,港交所的投資收益淨額增長能否持續,反指該所擬發行可換股債券會帶來額外的利息開支,料明年的投資收益淨額不升反跌,加上LME來年難以提升每股盈利,維持「沽售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