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奧巴馬的祝捷大會選在空曠的芝加哥Grant Park。11月是深秋時分,刮起的冷風像刀鋒划在手上臉上,教人不住的在哆嗦。但當神采飛揚的奧巴馬跟妻子米歇爾及兩位女兒走到台上接受群眾祝賀,發表勝利感言時,整個Grant Park超過20萬人登時都熱起來,歡呼喝采聲不絕,掌聲不斷,所有人包括像我這樣來採訪的記者都感染到那份興奮,暫時忘掉從Lake Michigan吹來的凜冽寒風。大家都期待這位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能帶領美國擺脫小布殊政府的死胡同,大家都期待這位大談改革的政壇超新星能帶來真正的改變及新氣象。
今年大選也許是因為保安、天氣或其他問題,奧巴馬選了Grant Park附近的McCormick Place作為祝捷會會場。這個室內場地當然容不下20萬人,也少了那份自發隨心的熱情氣氛,倒是多了一份官式、規矩的味道。四年前還是小女孩的兩個女兒已亭亭玉立,奧巴馬的頭頂也變得斑斑駁駁。最大的分別還在於奧巴馬的勝利演說。跟四年前相比,奧巴馬少了那份銳氣,添了幾分老成;他也減少高談改革,反而一再強調跨黨合作及全國團結。
奧巴馬改變勝選演說的調子不僅因為他身份已從政壇新丁變成在位總統,更因為無情的政治現實,更因為兩黨對峙拉鋸的死結沒有解開。在他上任近四年來,民主、共和兩黨黨爭變本加厲,已令聯邦政府難以運作。根據美國學者的研究,從2007年起共和黨國會黨團把超過七成由對方議員提出的議案打回頭,大部份甚至連投票的機會也沒有,可在80年代只有兩成多法案會被封殺。在一些事關重大的法案及政策上,共和黨的不合作情況更是顯而易見,7,800億的救市方案只有三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眾議員全數反對或棄權。醫保改革方案更全賴民主黨議員支持才能通過。而在提高國債上限避免美國政府破產的問題上,兩黨更是各走極端,差一點就令美國以至全球來另一場金融海嘯。
今次大選奧巴馬險勝羅姆尼,民主黨也保住參議院多數議席,但共和黨仍控制眾議院。共和黨高層特別是過去幾年掌權的人如眾議院議長博納為了打擊奧巴馬政府及民主黨,大有可能對政府的政策、官員任命、法官任命及重要法案採取反對或抵制態度,令奧巴馬政府像過去四年那樣寸步難行,第一場關鍵戰役將是被稱為財政懸崖(Fiscal cliff)的削赤談判。民主黨及奧巴馬要求加富人稅,共和黨則堅持削減開支,若果雙方在選後依然談不攏,聯邦政府在明年將硬性大削財赤9,000億美元(包括加稅及減開支),所引發的社會、經濟震盪只怕難以想像。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