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病患者不宜進補

長期病患者不宜進補

【本報訊】天氣轉凉,又是冬季進補的好時機,但胡亂進補小心適得其反。有中醫藥專家表示,其實並非人人都要在冬天進補,尤其高血壓、糖尿病、乙型肝炎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人,更是不宜進補。肥胖人士也不能太補,以免體重暴升;但虛寒體質者則可以適度進補。
台灣衞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現代人隨着生活環境改變,營養充足,冬天進補變得意義大於實際作用。根據中醫虛則受補的概念,有手腳冰冷、面色蒼白、氣虛及容易疲倦、小便長及大便軟等症狀的虛寒體質人士,才是適合進補的一族;高血壓、糖尿病、乙型肝炎、甲狀腺機能亢進、代謝綜合症等長期病患者則切忌進補,以免影響病情。另外,長期有口乾舌燥、排便難及小便黃等症狀的燥熱型體質者也不能進補。

建議餐後兩小時進補

另外,女性若正值經期,過度進補隨時會令排血量增加;有腸胃疾病的患者也要避免進食太肥膩及含酒精成份的補品。至於進補藥膳的理想食用時間,應在餐後兩小時或睡前一小時,待正餐的食物大部份已消化,才有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