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推出量化寬鬆(QE)措施後,龐大資金尋找投資出路,的士牌照亦被寵幸。的士牌價10月初創出680萬元歷史高位後,暫無以為繼,加上股市近期暢旺,熱錢轉向股市,近月有的士牌照交易行生意量減半。業界預料,短期牌價難衝向700萬元。 記者:周燕芬、董曉沂
的士牌買賣主要交易商之一的順安汽車貿易,其負責人周國強接受訪問時表示,上月該公司的士牌交投量明顯下跌五成,由以往每月約60宗,降至僅約30宗;的士牌價近期於高位停頓,暫無力上衝。他分析,高昂的牌價令投資回報顯得不具吸引,只有2至3厘左右,跟人民幣存款收益沒有太大差異。現時的士出租收入為月租1.9萬元,扣除牌費、維修和保險,實收每月約1.7萬元,以680萬元牌價計算,相當於2至3厘回報。
生意受自由行客左右
至於的士牌按揭,首期付費亦逾200萬元,相當於牌照價格逾三成,亦影響買家的投資意欲。
的士牌自2010年開始開快車,由400萬元升至近期680萬元,三年時間升幅達70%。周國強分析,由於自由行客對乘搭的士需求殷切,佔去客源三成;而最主要是因人民幣升值,港元貶值下令資金流入實質資產保值;加上早前股市表現呆滯,「2010年後買股嘅人,差唔多個個輸錢」,資金從股市外流。而的士租金現最近已調升兩、三次,由月租1.6萬至1.9萬元,升至現時1.9萬至2.1萬元。
對於的士牌價走勢,他希望表現平穩,畢竟投資的士可以有穩定租金收入和回報;視乎自由行來港情況,「若內地經濟放緩,大款嚟香港買嘢少咗,的士客都會少咗。」
促金管局監管按揭業
他指金管局要求銀行對的士按揭進行壓力測試,雖然現時按揭利率約2厘,但要以3.5厘水平作為貸款人的償付能力測試,若貸款人未能符合測試要求,則會被拒按。
在業界打滾26年的市區的士聯委會主席郭志標則將矛頭直指內地買家,指不少內地人以往有資金都會在廣東省一帶買地開廠,隨着工廠生意難做,不少內地人將廠房及地皮變賣,資金難找落腳地,內地樓市又諸多規管,令不少資金南下買的士牌作保值,有內地人數以10個計掃貨。
不過周國強表示,未見有內地資金明顯轉戰的士牌照市場,他指內地及外國人在本港的士牌市場的投資,所佔比率約5至10%。據運輸署資料,截至今年9月底,市區的士牌照數目為1.525萬張,他指牌照持有人約8000名,當中一半同時為的士司機,餘下一半應屬投資者。
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表示,「73年買㗎平治都係兩萬銀,家買㗎的士要30萬,加埋牌費差唔多要700萬。」他認同香港太多熱錢,但現時炒樓多限制,變相令其他物品如的士牌及車位都被熱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