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入秋冬,天氣漸凉,不少人都喜歡吃一些辛辣菜式來暖暖身,以胡椒入饌的菜式正是其中之一種,以微辣的胡椒配搭不同的香料,炮製不同菜式,甚至加入Fusion元素,更令人開胃。
記者:阮芷慧 攝影:潘志恆
以中醫角度來說,辛辣的菜式的確是有一些暖身的功效,因為辛辣的食物大多有升散的特性。但須留意過量的辛辣,又或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機會令到進食者太過燥熱,反而導致口乾舌燥、大便乾澀或生暗瘡;更有機會增加脾胃負荷而導致脾胃功能低下。胡椒性熱味辛,大辛熱,屬純陽之物,「熱病人食之,動火傷氣,陰受其害」。古籍謂:「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破血墮胎,發瘡損目,故孕婦及陰虛內熱,血證痔患,或有咽喉口齒目疾者皆忌之。」
不過放心,今次向大家介紹的菜式絕對不是辣得要命的,連一向不嗜辣的我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只要適可而止就沒問題吧!
解說:
彭明慧漢方妍肌堂中醫藥中心註冊中醫師
青胡椒豬頸肉
這個賣相精緻,味道又相當豐富和惹味菜式,恰似一件花心思的藝術品,令本來平平無奇的餐桌生色不少。青胡椒的味道沒白胡椒那麼嗆,卻有陣陣胡椒香,泰國菜多用之,今次Fusion一下,配上甜甜的牛油果和芒果,中和了青胡椒豬頸肉濃的味,很清新!
材料:
青胡椒40克(20克壓碎/20克裝飾用)、豬頸肉150克、乾葱15克、辣椒粉2克、金不換少許、辣椒粉2克、魚露2毫升、豉油8毫升、牛油果1個、檸檬汁2毫升、芒果1個、白麪包2片、牛油/鹽各少許
做法:
1. 豬頸肉切薄片,以豉油、魚露、乾葱醃20分鐘。
2. 牛油果切粒,加檸檬汁及鹽拌勻,放入圓形模具用湯匙壓成圓柱體,取出備用。
3. 將芒果用圓形模具切割成圓形備用。
4. 將麪包放入冰格雪硬以後,用圓形模具切割成圓形狀的麪包片,塗牛油和灑上鹽,放入焗爐以180℃每邊焗3分鐘。
5. 將豬頸肉下油鍋炒香,加入已略壓碎的青胡椒同炒,最後落辣椒粉及金不換。
6. 將麪包置底,放上牛油果茸、芒果,頂上放豬頸肉,以餘下青胡椒及金不換裝飾。
胡椒豬肚雞煲
胡椒豬肚湯是廣東地區常見的湯水,有暖胃健脾,驅風驅寒的作用。今次加入雞件,不但令湯水更甜美,而且更帶來了滋潤的功效。加入大量的香料,令湯水不止有胡椒的香辣,更有不同的味蕾刺激。
材料:
豬肚1個、雞1隻、雞湯3,000毫升、酸菜200克、泡椒30克、指天椒10隻、子薑50克、大葱50克、蒜片10克、白胡椒60克、酒75毫升、鮮笋200克、水發木耳150克、粉絲200克
做法
1. 豬肚洗淨,以滾水汆水5分鐘,撈出刮去肚邊的白膜後,再洗淨切條,備用。
2. 雞斬件,酸菜切片,泡椒去蒂籽切段,大葱切段,指天椒去蒂,子薑切絲,粉絲浸軟,備用。
3. 將豬肚連白胡椒加入雞湯煮約1小時。
4. 另起油鍋,將酸菜、泡椒、子薑、指天椒、蒜片及大葱一起炒香,灒入酒。
5. 將(4)放入豬肚湯鍋中,加入鮮笋及水發木耳,最後落雞件煮熟,加粉絲即成。
白胡椒蝦
這個看起來做法極簡單的白胡椒蝦,實在是極考功夫;所謂的功夫,是耐得住爆香白胡椒刺鼻的功夫。一爆香白胡椒,味蕾好像要爆發大戰,標眼水、咳嗽、刺鼻一起來,一點也沒誇張,這是小記的親身經歷。所以,烹調時,記得把所有門窗和抽油煙機開盡!
材料:
原粒白胡椒150克、鹽8克、蒜片6克、辣椒6克、海中蝦300克、酒4毫升、碎白胡椒6克、油適量
做法:
1. 將蝦鬚蝦腳剪去。
2. 將蒜片、辣椒及白胡椒爆香。
3. 燒熱鑊落油,加入蝦略炒,下酒、鹽和碎白胡椒兜勻即成。
胡椒餅
每次到台灣旅行,總會吃幾次胡椒餅,香酥的餅皮,肉餡香濃又多汁,一咬開,肉汁馬上爆出,完全沒有誇大其詞!可是回到香港,就難有機會吃到這美味小食了,不如試試自己動手做吧,成功的話,就不用飛到台灣才吃得到了。
材料:
餅皮:麪粉600克、依士2克、糖14克、豬油20克、雞蛋60克、溫水350毫升
餡料:免治豬肉300克、葱白150克、薑茸20克、葱白70克、黑椒碎6克、麻油30毫升、酒4毫升、生抽46毫升、鹽4克、糖4克、芝麻少許
做法:
1. 將依士、糖、豬油、雞蛋加入麪粉中,逐少加入溫水揉成粉糰,用保鮮紙封好發酵20分鐘。
2. 將葱白、乾葱及薑切成茸。將所有餡料(芝麻除外)拌勻,備用。
3. 取一小麪糰攤平碾成圓形,放肉餡,包好封口,拍上芝麻,下油鍋煎香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