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出版《中國模式》洗腦教材的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早前推出《香港藍皮書》又涉內容失實抹黑中文大學,引起學術界譁然。浸大昨宣佈由副校長黃偉國領導小組,徹查事件有否違反學術原則。浸大職工會杜耀明指,浸大要為一份研究報告內容成立小組進行調查,屬「史無前例」做法,但質疑小組由「自己人」領導,令調查獨立性成疑。 記者:林偉聰
浸大昨發聲明,表示就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的內容失實投訴,校長陳新滋已委派副校長黃偉國教授,成立一個成員包括校內及校外資深學者的調查小組,調查該書有否違反學術原則。
屈中大串通美勢力
這份《香港藍皮書》由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今年6月出版,內容由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撰寫,所長薛鳳旋主編;其中最具爭議、論及通識教育的部份,指增設通識教育是「方便」西方普世價值「侵入」學校,更指控「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觸發中大通識教育部發聲明,澄清教材全由中大學者制訂,狠批該書「子虛烏有」,憑空揑造謠言,有違學術原則。
《香港藍皮書》其他爭議內容尚包括,提出政府公務員系統的常任秘書長應由中央審批,被立法會議員批評違反《基本法》一國兩制宗旨,顯示中央欲「赤化」公務員隊伍。
浸大職工會發言人杜耀明指,校方主動為一份研究報告的內容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在浸大屬史無前例;他相信促成調查是由於報告內容有涉及誹謗中大成份,令校方必須處理。杜擔心黃偉國屬校方建制中人,質疑調查小組獨立性,認為應由校外人士負責。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撰寫學術報告必須有事實根據,編輯人員亦應就內容把關;如報告內容完全偏離事實,薛鳳旋作為報告主編和研究所所長應負責。
薛鳳旋編教材極左
薛鳳旋領導的當代中國研究所屢惹爭議,早前出版國民教育教材《中國模式》,讚揚中共「進步、無私、團結」,被視為最紅洗腦教材,成為反洗腦運動導火線之一;但研究所越紅越受左派歡迎,單是10月就獲全國政協委員王惠貞和曾憲梓分別捐贈500萬和150萬元作撰寫《香港通史》和《香港藍皮書》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