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院校為開拓市場、將會考生或文憑試生一網打盡,過去數年推出不同名目的銜接課程「吸金」,製造另類升學途徑,不同院校下同一個資歷等級的課程,升學途徑亦不盡相同,認受性成疑。
院校間未必認受資歷
以往成績未如理想的中五畢業生,一般會報讀毅進或文憑課程,再銜接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近年不少院校則設計一些副學士先修課程(Pre-AD),供未獲五科合格的學生修讀,一年後直升副學士或高級文憑二年級,以特快升學吸引學生。同一類課程名稱卻五花八門,如嶺大社區學院稱為「副學士學位先修課程」,中五生完成後獲頒「副學士先修課程高級證書」;港大附屬學院則推出「副學士先修課程」及「副學位先修證書」,但院校間是否互相認受資歷存疑。中大及嶺大自資學院過去數年亦推出高等文憑(Advanced Diploma),但兩者性質並不相同,中大提供的主要是兼讀制,包括西方藝術、圖書館學等非學術課程;嶺大的卻是全日制課程,要求學生有副學士學位先修學歷,修畢後可升讀高級文憑二年級或副學士一年級。關注副學位大聯盟召集人馮偉華便指,不少院校在不同的學歷間「鑽空子」,提醒學生認清楚每個課程的資歷,以免修讀一、兩年後發現根本無法進入大學體系,浪費時間金錢。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