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甩喉事故報告不提懲處

瑪麗甩喉事故報告不提懲處

【本報訊】瑪麗醫院今年8月發生輔助病人呼吸的「人工心肺」儀器「甩喉」事件,疑因此導致一名兒童死亡。該院成立的調查委員會發現,事故原因包括有輸氧氣的喉管沒有妥善接駁。報告沒提及多少名醫護人員犯錯及是否懲處。

死者家屬未接納報告

今年8月22日一名兒童由明愛醫院轉介至瑪麗醫院,進一步治療急性心肌炎等問題;但因其心臟功能急劇衰退,於24日凌晨零時在手術室接駁「人工心肺」儀器。手術後病人轉至心胸外科深切治療部留醫,其病情進一步惡化,醫護人員經檢查後才發現儀器的輸氧喉管沒有接駁,病人4日後死亡。瑪麗醫院成立的調查委員會發現,事故原因有三個,包括醫護人員忽略運送接駁了「人工心肺」病人的程序已改變,對處理「人工心肺」的認識不足,有輸氧喉管沒有妥當接駁。儀器上的警報聲量為48.5至52分貝,病房環境噪音約為50至70分貝,醫護人員難聽到警報響起。對於事故涉及多少醫護人員犯錯,及會否有人受處分,瑪麗醫院發言人指沒有補充,只表示醫院會視乎需要啟動既定人事程序跟進個案。院方昨向家屬交代報告內容,家屬沒有表示接納報告。報告建議醫院需確保所有醫護人員,知道操作程序有改變,由專責醫護人員護送病人往不同樓層,更新病人運送及交接檢查清單,研究購置備有較大聲量警報的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