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有調查指出,有接近六成的人認為,有物業在手會較易找到結婚對象,顯示了相當根深柢固的傳統思想。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女兒嫁給一個有物業的男士。所謂有物業,有仍在供款的,也有已供完的。前者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後者才真正擁有物業。年紀輕輕便供完物業的人絕無僅有,已供完的相信會較成熟。在很多人的眼中,有物業代表穩陣,也代表顧家,是結婚的好對象。在現今借貸當道的世代,這種傳統思想不一定是對的。一位男士有樓在手,如果是仍在供款的話,是一項負債,他擁有的業權相當少。每月仍然要拿薪金的三分之一到四成來供樓。萬一公司裁員或減薪,又或是遇上經濟不景,很難說這是穩健。
弄清是資產還是負債
有物業在手的代表上了車,但這輛是要不停付款的車。上了車,無疑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仍與穩健相距甚遠。如果有一位男士,他每月的收入豐厚,絕對有能力買樓,只是他不想當樓奴,也想靈活地根據個人上班等需要來找居所,亦因為要更好地利用公司的房屋津貼來拿取稅務優惠,他不買樓,而是租樓。這不可以說他不是一個好對象。好的對象應該是有穩健的經濟基礎,不一定要投資物業;應該是有穩定的收入,而且有一個居所,以及充足的流動資金。單看有物業而弄不清是資產還是負債,便斷定是較好的對象時,只會令人覺得膚淺。有朋友現正供樓,他的收入不高,用上了相當的部份來供樓,他的女友應以他為榮才是。但原來他相當吝嗇,每逢大夥兒出外用膳時,總是「借尿遁」逃避付款,要由女友支付,令女友在朋友面前相當失禮,這是理想的對象嗎?李兆波(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