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最新民情指數,以200分為最高,100分代表正常,現時最新民情指數為79.7分,較10月中下跌6分。計劃研究經理李偉健表示,香港的民間情緒在過去兩周轉差,政評和社評數值均明顯回落;有學者認為,現時香港出現貧富懸殊、土地不足等結構性問題,特區政府難以依靠短期措施改善民間情緒。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以10月28日計,最新民情為79.7分,較10月中下跌6分,政評數值和社評數值分別為85.11及86.4分,較上次公佈下跌4.6分及4.2分。
學者:短期措施難改善
民情指數用於量化巿民對香港社會的情緒反應,由「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兩個數字組成,前者量度巿民對政府管治表現的評價,提問包括:對特首的支持程度、若果明天選特首,會否投票給現任特首等;後者則指巿民對整體社會狀況的評價,提問包括對香港的政治狀況的滿意程度、對民生的滿意程度等。
民情指數、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三項指數均以200分為滿分,100分為正常;自2011年年初開始,三項指數均未曾達到正常水平。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認為,現時香港社會出現結構性問題,政府若只推出短期措施,民情難以改善。李彭廣說:「好似貧窮、房屋問題咁,要講土地供應,唔係短期內可以做得到,除非做啲好大力度嘅嘢,令社會出現好大轉變,如果唔係民情都好難V形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