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假期:與卡頓保的一面之緣 - 方栢翹

方心假期:與卡頓保的一面之緣 - 方栢翹

07年暑假,利物浦等來港踢英超亞洲挑戰盃,卡頓保隨隊出任球證。休息日時,在「金句王」黃興桂安排下,他還與隨行的評述員馬田泰萊(Martin Tyler)在九龍仔公園,跟本港球圈人士踢了場衞生波。只見司職中場的他,速度體能兼備,還不斷施展「施丹式轉身」,令我驚嘆原來英國球證咁好波!當年卡頓保只有31歲,執法英超不過3年,已被英球圈譽為未來「證壇」新星;豈料他今日卻在車曼大戰後被口誅筆伐,甚至背上種族歧視污名。先說費蘭度托利斯那面紅牌,我認為是誤判,亦覺「嚴打插水」變了「整蠱球證」。以前有球員跌倒,球證本能只需判斷有冇犯規,現在卻變成先要判斷有冇插水;那到底是有犯規冇插水?冇犯規有插水?還是冇犯規冇插水?最大爭議的越位入球,又回到引入科技執法議題。我始終認為,與其鬧球證,不如幫球證;如本欄前述,每隊若可在入球後提出挑戰,讓球證翻看錄像協助判決,還需事後拗到面紅耳熱?至於種族歧視指控,說他侮辱黑人球員約翰米基爾,未必無可能;但據聞米基爾賽後找他晦氣,要「打跛佢雙腳」的恐嚇言語,又點計?話桑馬達是「西班牙佬」的指控,更扭曲了我對種族歧視的概念:通常受害人都是有色人種或小數族裔;西班牙同英國大家咁高咁大,令人感覺上述指控,像是車仔無計可施下,向卡頓保「報復」的唯一途徑。若他受查後最終無罪,或可印證這觀點。方柏翹now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