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身邊朋友一定會問:「有無手信?」如果去到順德大良,買崩沙(虫崩虫少)、牛耳當然最正路。不過別以為出名手信就簡單易買,單是在華蓋路一帶立足已久的百年老號手信店「李禧記」就有三間,間間都自命正宗,真是難選擇。今次一次去齊多間李禧記,試吓邊個好味,下次去買手信就不怕撞板!
記者:龐北 攝影:頁寬 模特兒:Rain Lee@Unique Model
經營權打起官司來
大良崩沙最早出現在清朝十九世紀,是一種由麪粉加上豬油、南乳、白糖等配料而成的油炸小食。創始人李禧製作的崩沙由於風味獨特,馳名省港澳,變成遊客必買的順德小食。店舖習用的「虫崩虫少」這名字,則是因為這食品形狀像金黃色蝴蝶,順德又稱蝴蝶作「虫崩虫少」而得名;可惜,現今一般電腦字庫,既打不到亦看不到這兩個字,多以「崩沙」替代。李禧記後來亦出品不少其他小食,例如牛耳(現在美其名為「龍耳」)、南乳花生及薑汁花生糖等,都是熱門產品。
原本,這間已有百多年歷史的手信店乃是由李禧的後人共同經營,不過就像本港賣燒鵝的、賣凉茶的,甚至賣樓的一樣,家族生意總要爭餐飽。後人互相競爭嚴重,甲開一間時乙又開一間,對外當然間間自稱正宗,不論本店、分店,店內都一定有李禧的舊相片!在招牌上寫着甚麼「始創」、「正宗」、「老舖」等也不可少,之前更為爭奪獨家經營權打起官司來,最神奇是最後法院決定大家都可用「李禧記」字號。即是說間間都是正宗了,不過每間李禧記賣的雖然都差不多,但各家是有點分別的。
專業食家鮮有評論崩沙及牛耳,今次就由小記去齊三間不同的李禧記,試清楚各間的服務質素,以及最常買來當手信的崩沙及牛耳,一於來個比較。


三間口味鬥正宗
華蓋路近步行街的李禧記,裝潢普通,但地方大,貨品擺放得整齊。店員質素最好,會主動幫助客人,更能詳細解釋各種口味的分別,例如南乳味是較其他口味鬆化。食物質素方面,崩沙是獨立包裝,南乳味適中;牛耳的南乳味較重,不論崩沙或牛耳鬆化度都是三間之最!
李禧記(華蓋路店)
地址:順德區大良華蓋路5號
電話:(86)757-
2222 3781



清暉園停車場側的李禧記,店舖外觀最有歷史感,可惜貨品放得較亂,店員亦主動熱情。崩沙、牛耳味道較清淡,不油膩,南乳味濃,但鬆化度不足。
李禧記(清暉路店)
地址:清暉路(清暉園停車場側)
電話:(86)757-2221 7782



文秀路店的李禧記,面積就比華蓋路店小一點,貨品仍算整齊。店員都主動招呼客人,可是答不出不同口味的分別。味道尚可,但比其他兩間差點,其崩沙油份較重,拿着吃,手指會殘留一層油。
李禧記(文秀路店)
地址:文秀路(人民醫院阿二靚湯對面)
電話:(86)757-2222 9764



甜品舖大到似酒家
到華蓋路如果只買手信未免太可惜,計我話買完手信有點累,食點東西充充電就最好!人人都知道大良最有名就是牛奶,另一家老字號「民信雙皮奶」也在華蓋路附近。民信雖只是甜品舖,但面積大到像酒家,即使在下午時間都接近座無虛席,別說不厲害。
店內最出名當然是奶類甜品,但還有其他甜食可選。奶類甜品款式不少,除傳統的雙皮奶、薑汁撞奶及炸鮮奶,亦有如椰果燉奶之類較新式的出品。薑汁撞奶薑味濃得來夠滑,天氣冷吃時可驅寒;雙皮奶奶味亦香濃甘香;炸鮮奶外脆內軟夠香甜!賣相麻麻的椰果燉奶也意外地好吃,味道較清,適合怕甜人士。
提起小食,華蓋路亦有一間出名的牛雜店,名叫「細妹五香牛雜」,雖然牛雜並非大良特產,但有網民評論說這店的牛雜比出名食牛雜的廣州上下九路更精采。此店並沒甚麼裝潢,店主細妹姐雖然寸寸哋,但店內經常人頭湧湧。五香牛雜份量多,最小份的售人仔15元,煮得入味之餘,香料味道亦比一般的濃。
民信老舖(東樂路店)
地址:順德區大良東樂路1號
電話:(86)757-2221 5444
細妹五香牛雜
地址:順德區大良華蓋里直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