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考生在中文口試講英文,穿背心短褲去應考嚇親考官。首屆文憑試考試報告昨出爐,中文科報告對考生口試時中英夾雜覺反感,批評考生說「智能手機」或「面書」時,經常衝口而出說成「iPhone」或「facebook」。考官又批評考生身穿背心短褲考試,表現隨便,不尊重考試場合。記者:彭美芳
考評局昨出版首屆中學文憑考試《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提供中、英、數及通識等26科考試報告,考生可參考其中建議改善。中文科口試針對港生中英文夾雜問題,報告指:「但部份考生發言時,慣常將call、for、sorry這類英語穿插在話語中,而iPhone、iPad、facebook這類詞語更常在考生對話中出現,中英夾雜情況頗為嚴重。」
「朗誦腔」太誇張致失分
負責中國語文科的考評局高級經理譚慕儀表示,同學太習慣在平日用語中夾雜英語,不自覺自己「講咗英文」,到考試時考生的壞習慣令考官印象分打折扣,譚建議可用統稱,如iPhone可用「智能手機」、facebook可用「面書」。在朗讀的考核時,同學以「朗誦腔」應試凸顯情感,但因過份誇張而失分。資深中文科老師何慧微指,同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詞語如「卡啦OK」、「iPhone」這類屬於專有名詞,若同學想引用作例子,考評局應訂下標準,哪些用語會被扣分,一般來說中文口試夾雜一兩句英語,有機會被降一級。
報告中也提到考官被考生衣着嚇壞的情況,「部份考生衣飾不當,背心短褲,過於隨便,未能尊重考試場合」,譚建議考生穿T恤、長褲,毋須過份隆重。學民思潮成員張秀賢在上屆文憑試通識科取得5**級成績,成功入讀中大,平日喜愛穿T恤、短褲的他,在文憑試口試中也不敢挑戰權威,「學校千叮萬囑我哋着長褲波鞋考oral(口試),畀個好印象考官嘛」。何慧微表示,曾見過考生在中文口試時穿小背心、短褲、拖鞋應試,她指:「佢哋覺得自己靚,所以照着來考試。」
英文科口語考試,報告指有同學在準備時間寫好長篇大論文章,考試期間「照讀」,忽略與同組考生溝通,令自己「失分」,建議考生應注意發言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