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派到美國採訪大選的記者發現今次選舉充滿「階級戰爭」的味道,中下階層普遍較支持在任總統奧巴馬,華爾街大行高層,大企業主及高級上班族則一面倒撐羅姆尼。這樣的觀察不但切中今次選舉的要害,也是過去幾年政治生態的縮影。
奧巴馬成功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除了靠個人魅力外,美國人在金融海嘯後厭棄代表大財團利益的共和黨也是重要因素。還記得當時大選的議題除了狠批喬治布殊外,資本家、華爾街大行、投資銀行家都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奧巴馬也向選民承諾將會狠狠教訓華爾街及那些不負責任的大企業。奧巴馬正式上台後,他果然遵守承諾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對投行及華爾街施加多項限制包括高層的花紅。這一連串的做法令華爾街大行對奧巴馬恨之刺骨,想去之而後快。華爾街高層一面倒支持羅姆尼實在正常不過。
但更重要的還是奧巴馬或明或暗的大打階級戰爭牌,在處理萬億財赤時始終不肯削減政府的福利、醫療開支,反而不斷要求加稅及減少中高階層稅務優惠。他的醫療健保改革更主要令低收入階層及沒有固定工作的人受惠,令他們較容易購買醫療保險。把這些大大小小政策加起來,就可以清楚反映奧巴馬不是全民總統,而是有明顯階級偏向的總統。到選戰開打,「階級戰爭」(Class Warfare)再成為選戰主軸,把社會及政治分歧進一步激化。
除了階級分化外,今次選戰也進一步拉闊民主、共和兩黨的對立局面,令大家各走極端,只怕連僅有的一點點兩黨合作氣氛及基礎也難以維持。事實上過去四年奧巴馬在任期間民主、共和兩黨幾乎事事針鋒相對,連提高債務上限這樣事關國計民生金融穩定的大事也難以協調,幾乎翻枱破局,引爆巨大政經危機。
今次選戰奧巴馬、羅姆尼寸土必爭,兩黨支持者及選戰機器更是竭盡所能抹黑對手,歪曲說話,揑造事端已屬小事,公然以謊言醜化、打擊對手的宣傳更是層出不窮。據統計,今次大選兩黨的負面抹黑對手廣告比例高達七成,比2008年的四成多高一大截;正面宣傳本身政策政見的廣告則寥寥可數。經過這樣一場抹黑污水戰役,雙方高層互信的基礎將只會更薄弱,不管是羅姆尼上台或奧巴馬連任,兩黨互相拖後腿,只怕連官員、法官任命也會受到影響。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