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熱錢洶湧來港,金管局多次入市注資,有市場消息指,香港只是此輪熱錢中轉站,最終目的是待「十八大」後轉戰內地。廣東省社科院熱錢專家黎友煥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熱錢此番大舉登陸是為博人民幣升值而來,「中央已密切留意,可能隨時出招。」黎友煥現任廣東省社科院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負責主持境外熱錢課題組調查,並長期監測內地100多個地下錢莊。他表示,「9月下旬開始熱錢就由之前的淨流出轉為淨流入,10月打後,增幅越來越大,好難阻止。」他未有透露此輪熱錢至今流入金額,只表示「(自9月開始)講緊數百億甚至千億規模。」黎友煥透露,「流進來的錢,暫時對內地經濟沒甚麼影響,始終內地經濟規模比香港要大。但中央部門已經在密切留意,現時已經做緊嘢,好似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和增加市場操作,遲些可能隨時再出招。」對於中央下一步部署,他就未肯透露詳情。
港壓樓市 資金流向內地
港府上周推出打壓樓市措施,黎友煥認為,亦間接會加快推動熱錢由香港潛入內地。目前境外人士在內地買樓買股均受限制,這些熱錢如何在內地投資?黎友煥表示,「這些人實有辦法的,他們是專門做這行的。」他預期,這些熱錢應該暫時不會流向內地樓市或股市,「現在是政治敏感期,中國開十八大,美國又大選,應該都不會買嘢住,都是擺銀行為主。」以中行為例,目前人民幣三個月定期息率達到2.6厘,遠高於港元三個月定期的0.25厘,黎友煥表示,「除了博升值外,單收息已有得賺。」「食息勝也」,而熱錢潛入對內地外滙市場已有影響。儘管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在中國外滙交易中心的中間價有所小幅下調,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滙率市場升值強勢不改,昨日盤中再度觸及漲停價位6.2387,但尾盤有所回落,截至收盤,詢盤報價為6.2411。在最近的六個交易日裏,人民幣已經第五個交易日觸及漲停。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人民幣屢次觸及漲停,但央行近日公佈的中間價一直維持在6.30附近,表明人行並不希望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大幅攀升。總體而言,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並未徹底緩解,但長遠來看人民幣兌美元應該還是以大幅雙向波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