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心存成見,遲早總要鬧笑話。這幾次去東京,投宿客棧位於淺草隅田川畔,天台望過去正是最新地標天空之樹,昂然一座亭亭玉立的高塔,我想也不想便當它倒模巴黎艾菲爾,專供不畏高的遊客登臨遠眺,完全不考慮試新屎坑──無膽匪類連正牌貨都敬謝不敏,千山萬水遊埠怎會花寶貴時間造訪A貨。直到小Y送我一件精巧禮物,說購自該處五樓墨田名產特賣場,每天有手工藝人輪流駐場示範,勸我得閒不妨垂注,解釋了大半天,我才搞清楚那座原來是巨型商場,衝上雲霄的附帶建築物,存在意義不外吸引眼球。「尾大不掉」帶貶義,用在這裏並不適合,「為一座森林造就了一棵樹」雖然太作狀,倒非常貼切,他們的公關如果考慮採納作廣告詞,請致電我的駐日經理人洽商。
自從領教過高格調的「魔霸」Midtown,我對購物中心的高度厭惡獲得空前釋放,奪主的喧賓既然毋庸理會,於是趁劇場放假的一天信步踱去參觀。又再證明,越多選擇越難選擇,一層一層桃紅柳綠,製造的興奮只能維持三分鐘,之後所有貨品都一視同仁,絲毫催谷不起購買慾,一般人眼中的荷包高危地帶,我可以驕傲地直行直過全身而退。唯一令老貓幾乎燒鬚的,是家鹽專門店,架上密密麻麻擺滿飼養鹹蟲的產物,味道不同來源各異,繽紛得甜舌頭自動打結。剛搬到巴黎的時候,偶爾陪男友返鄉下探親,那個西部的小島盛產海鹽,第一次看到漂亮的鹽田。他告訴我,鹽丘頂尖的部份最珍貴,稱為鹽花,可惜未經訓練的味蕾不識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