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維穩正在全國遍地開花,昨日最搶眼者,是市場傳出中證監要求證券行「只買不賣」,雖然本地中資證券行人士指可能性不大,指會嚇怕包括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外資,不過,在十八大前,中證監口頭知會親中央的證券行不要唱淡大市並不出奇。
內地南京的《金陵晚報》報道,中證監近日給多家券商打電話,要求各券商自營每天下午收盤後(3點)至4點前,上報持倉和買賣情況。該人士透露,監管層的意圖十分明顯,要求各券商帶頭呵護目前脆弱的A股市場。
須上報當天持倉情況
一券商人士透露,現在每天下午收盤後至4點前,都要向監管部門上報當天的持倉和買賣情況。中證監發功,A股在過去兩日均企穩,若10月PMI回升上50,市場樂觀氣氛重臨,令行政旨令變得順暢。《金陵晚報》記者為求證此事,同時向其他證券行查詢,得到答案是一樣,另一間中型券商自營人士證實,多家券商都接到了中證監的電話通知,「只許買不許賣」。消息人士說,監管部門親自督陣,是罕見。看來天天上報持倉和買賣情況,可能還要維持一陣子。對於監管部門的這種做法,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曹劍表示,股市是經濟形勢的晴雨錶,目前並無數據顯示經濟強烈復蘇的信號,加上週邊市場環境也沒有明顯復蘇迹象,靠管理層單純的政策推動,行情很難走遠。此外,內地證券界消息,中證監在11月內只會審批一至一兩公司上市,已獲批上市的公司的規模亦不會大型,以免對市場造成壓力。
擴證券自營品種範圍
中證監干預市場的同時,亦推進證券業改革。中證監有關部門負責人昨表示,中證監擬擴大證券自營品種範圍,證券自營品種增加一類,擴大兩類。增加的是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的證券。而擴大的兩類,一是在境內銀行間市場交易的證券,由部分擴大到全部;二是在金融機構櫃檯交易的證券,由僅限於由證監會批准或備案發行的,擴大到由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其授權機構批准或者備案發行的,即將銀行理財計劃、集合資金信託計畫等納入自營投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