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發改委醞釀電煤價格徹底市場化之際,電力企業主張電價同步聯動,最終也要走向市場化。《上海證券報》引述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的建議,電煤價格併軌應首先建立完善市場化機制,清晰明確煤電聯動的觸發啟動點,取消燃煤電廠自行消化30%的煤價上漲因素政策,在電煤價格漲幅超過一定幅度的情況下,同步實行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聯動。該會又建議電煤重點合同轉為中長期合同,大部份市場煤合同轉為中長期合同;另電煤運輸全部列入國家重點運輸計劃,且將運力主要配置給發電集團,鐵路部門優先調度安排電煤運輸。隨着今年電煤價格下降,秦皇島市場煤價格與重點合同煤價之間逐漸接軌,該會認為正為電煤徹底市場化提供機會。
摩通唱淡華能股價
國家發改委早前就電煤價格並軌方案徵求意見,其中一項是取消了電煤重點合同,代之以中長期合同,而中長期合同煤價由煤電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國家不設置基礎價格,這意味着電煤真正徹底實現市場化。電煤價格改革還應有一整套方案,該會指出除了煤炭價格定價機制外,還有下游電價定價機制及鐵路運輸的配套措施;最終電力定價也應完全市場化。大市昨日飆升,不過五大電股股價未見受惠。大唐發電(991)微升0.4%至2.76元,而中國電力(2380)微升0.5%至2.11元;其他三隻電力股華能國電(902)、華潤電力(836)和華電國際(1071)均現微跌。電力股於第三季度業績亦有所改善。華能國電(902)早前公佈三季度業績,受惠於去年底電價才調整及市場煤價下降,季內盈利大增7.57倍至19.86億元人民幣。不過摩通認為,華能受制於廣東一帶電力需求較弱,及電費或被下調,股價升幅有限。大唐發電受惠煤價低迷,第三季純利升1.02 倍至約7.16 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