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單身的男女越來越多了。跟以往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有些不同,現在更多的,是客觀環境所限,結不了婚,甚至不敢拍拖的人。
當將軍澳的車位賣到106萬,全港車位王身價300萬的時候,一方安身立命之所,成為很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十年間,月入中位數者人工升幅為10.1%,港九新界430平方呎或以下的住宅租金升幅則分別為102%、76%及81%,而樓價升幅更達到280%、250%及190%。
房子是奢侈品,卻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奢侈品,對生活在這兒的人來說,它是生活必需品,不管租或者買,總得有一個地方安置身心。一個人還可擠在父母家中或與朋友夾份租屋,結婚的話,總得有一個獨立空間,生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在樓價和租金遠遠拋離普羅大眾收入的今天,結婚生育,談何容易?有人蝸居在50呎的工廈劏房,不敢拍拖,怕害了人。也有人為了等公屋,八年中多次拒絕老闆提出的加薪建議。聽了讓人心酸。劏房租金已達三、四十塊/呎,求上進還是求居所?多悲涼的選擇題。
結婚難,離婚也難。離婚後,總有一個人要另找居所,樓價及租金癲價的今天,離婚的成本亦水漲船高。有人因為房子欲婚不能,也有人因為房子欲分不能。當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被生活必需品剝奪婚戀的尊嚴時,還會對這個地方產生歸屬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