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租金冠全球<br>總商會:削弱港競爭力

中環租金冠全球
總商會:削弱港競爭力

【本報訊】歐債危機爆發一年來,香港中環甲級寫字樓租金已回落逾17%,但據大和及CBRE發表報告顯示,中環於今年首季仍然是全球租金最貴的商業區,每年呎租的成本達249美元。擁有4000名會員的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提出警告,指高昂的租金已直接影響香港的競爭力。
記者:周燕芬

報告指出,今年首季全球10大租金商業區,香港佔了兩席,分別為位列第一的中環,以及位列第七位的九龍西(每年呎租的成本159美元)。中環249美元的租金水平,相對於第二位的倫敦西(West End)220美元仍高出13.2%,較第三位的東京186美元高33.9%。報告分析,環球投資銀行重組令本港中環及金鐘地區的寫字樓空置增加,全港4%寫字樓空置率中,三分之一是位處於中環。不過,香港其他地區商業房地產市場供應情況仍然緊張,國際品牌及零售商充斥尖沙嘴等地區的寫字樓,而港島東區則迫滿從中環遷出的租戶,包括銀行後勤部門及會計師樓。

供應緊張致租金升

明言租金貴得已影響本港競爭力的袁莎妮表示,根據規劃署今年4月的資料顯示,現時住宅用地佔香港整體土地6.86%,而商業用地則佔0.36%,工業用地佔2.35%,政府、機構和社會設施用地則為2.26%,商用或辦公室近年需求激增、供應緊張,令租金節節上升,這亦是香港中環區租金水平成為全球最高地方的原因。不少會員公司反映,租金不斷上揚,已令經營成本上升,香港總商會認為,也會減低香港在海外投資者心目中的吸引力,直接影響香港的競爭力。

籲加快發展九龍東

總商會總裁袁莎妮建議,分散政府辦事處位置,將政府部門遷離中區灣仔的核心商業區,騰空這些甲級寫字樓作商業用途,並拓展新興的商業區,如加快發展九龍東的步伐,活化或重建工廈,開發更多寫字樓樓面面積,並可指定土地用途,例如發展物流、酒店、小型零售商鋪等,將有助紓緩租金升幅。擁有6000名會員的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則認為,這是自由市場下的體現,反映本港突出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動力,吸引全球國際金融中心於香港設點,為求「體面」,都會選擇在中環核心商業區設點,這亦是支持中環商業中心租金高企的原因之一。其他不能承受昂貴租金的行業,已紛紛遷離中環區,搬到九龍西、灣仔、銅鑼灣以至九龍灣等地區。他強調中環客戶均是真金白銀交付租金,沒有炒賣成份,租金水平反映市場實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