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005)第三季業績下周一亮相,昨倫敦開市後股價一度升至77元,反映市場炒季績效應。德銀及瑞穗估計,在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GBM)交易盈利帶動下,滙控第三季稅前盈利分別為50.23億美元及57.23億美元,與扣除因出售資產(包括美國信用卡)所錄43億美元一次性收益後的次季稅前盈利41.15億美元相比,集團上季稅前盈利將按季增長介乎22%至39%。滙控昨在港收報76.4元,升0.92%,倫敦開市後股價續向上,開市初段一度見77元,及後在76.7元水平徘徊。瑞穗證券亞洲證券研究部董事安彤善接受訪問時說,受惠於低息環境,GBM業務會成為滙控第三季增長火車頭,加上節省成本效益逐步體現,故整體上季度應「表現良好」,料其列賬稅前盈利及純利分別為57.23億美元及40.78億美元;若扣除次季出售信用卡等43億美元特殊收益,滙控上季稅前盈利應按季升39%。
GBM業務成增長火車頭
明年便是滙控策略日的三年達標限期,他相信,由現在至明年中,滙控會「盡一切所能改善表現以達目標」,故表現應持續正面,但到明年第四季起,市場會提問「策略日達標後下一個三年目標如何?」中信證券國際證券研究部金融服務行業執行董事陳昔典則預期,在扣除所有一次性項目後,包括次季債務公允價值(FVG)變化、出售收益、英國不當銷售還款保險保障(PPI)及美國洗黑錢案等撥備後,滙控第三季核心稅前盈利將介乎60億至65億美元,較次季核心稅前盈利57.5億美元,按季升4.4%至13%,GBM尤其是債券投資收益,加上成本控制得宜,將成為滙控上季增長動力。德銀報告亦指出,扣除FVG變動及一次性因素,集團上季稅前盈利料為50.23億美元,增長引擎來自GBM及零售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加上美國信貸減值好轉,目標價維持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