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怪風「桑迪」為奧巴馬助選? - 盧峯

國際Z世代:怪風「桑迪」為奧巴馬助選? - 盧峯

九十年代出版的政治小說《Primary Colors》筆觸輕鬆有趣,讓讀者可以從側面看到美國選戰的操作。其中一段寫到選戰中突然出了重大意外,有多人受傷,幾位參加總統初選的候選人立時變陣處理,有人在集會為傷者祈禱,有人急急趕到醫院慰問傷者,有人立時到醫院捐血協助急救……,最後意外沒有對選情有太大影響,但候選人之間寸土必爭,不住盤算對手如何反應的描述甚為有趣。
對候選人而言,醜聞當然是頭號大敵。任何醜聞不管是金錢、女人、濫權都足以動搖整個選戰形勢,甚至令候選人出局,從此跟政壇告別。另一個令他們頭痛的問題是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或意外,例如重大的外交危機或天災,特別是後者,任何應對上的失誤都可以令候選人失分,令他的黨失分,讓對手乘勢趕上。今次超級颶風「桑迪」就令奧巴馬及羅姆尼頭痛不已。
第一個難題是時間。還有不到一星期就要投票,任何言行上、應對上的差錯都難以補救,都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而且由於大選叮噹馬頭,每一天、每一個行程都足以影響關鍵州分如俄亥俄、佛羅里達的勝負,因救災暫停競選太久的話將會錯失扭轉勝局的機會;太早重新開展打選戰的話又會予人一種凉薄、不管人民死活的感覺。此時此刻,不管是奧巴馬還是羅姆尼陣營大概都在忙於重排時間表及行程,希望能減少風災損失的時間。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對應。選戰過程中任何行動、任何發言都會被傳媒、公眾用放大鏡仔細檢視,特別在重大天災中,大家都很在意候選人是真心關注災民還是在做救災騷抽水。這方面奧巴馬有些微優勢,畢竟他是在任總統,在救災上有一定角色,掌控大量聯邦政府資源,上電視談救災,巡視災區探望災民都是本份,都可讓他有曝光機會及展示親民形象。羅姆尼只是一個平民及候選人,要多番安排才能到災區視察,甚至只能遙寄祝福,坐視奧巴馬擺出指揮大局的模樣。
不過,特大天災對在任總統往往是失分陷阱。2005年颶風Katrina蹂躪新奧爾良,數十萬人受災,久久沒有得到支援及照顧,喬治布殊就因此備受抨擊。今次「桑迪」的破壞力不比Katrina低,假若災情拖延,災民怨聲一起,奧巴馬民望肯定應聲下跌,甚至連關鍵州分的些微優勢也未必保得住。
想不到今屆大選到最後一星期還有這樣的重大變數出現,足以撼動選情,奧巴馬、羅姆尼的一眾智囊未來幾天只怕難有片刻安睡。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