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候他求新求變的性格是很鮮明的,但官場磨練已讓這個消失了。李克強主政地方諸多敗筆,尤其處理河南愛滋血禍上表現出官僚的腐敗,(他)任副總理這幾年,也看不出有自己的一套主張。他上位之前是謹小慎微的,上位後我認為(他)也不大可能有突破!」曾是李克強北京大學同窗的海外異議人士王軍濤接受《蘋果》採訪時慨嘆,李曾是一位思想和言辭犀利的學子,但漸被體制同化成庸碌官僚。
被稱為胡錦濤影子的李克強,即將在十八大後接替溫家寶出任總理,夥拍第一把手習近平。其實李曾是準王儲,是胡最鍾意的接班人,但老天偏愛作對──主政河南、遼寧期間,重大災難不斷,直到十七大,被習爆冷爬頭。
曾是準王儲 胡錦濤愛將
和胡錦濤一樣,李克強來自安徽,沒有顯赫的身世、為人十分低調。當年進入他中共團中央後追隨胡多年,兩人辦公室緊靠,常常一同吃飯,又曾搞活動拉攏老幹部,助胡上位。其後,李被派任地方大員歷練,先後主政河南和遼寧,非但政績不突出,還事故災難不斷。儘管如此,李仍在胡的庇護下繼續平步青雲。早在任遼寧省委書記時,李已被視為黨的第五代「明星」,各國外交官員紛紛關注以及親近。
但五年前中共十七大權力交替,習近平突然冒出,更超越李克強,躍居接班首位。維基解密曾披露,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2009年告訴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胡錦濤希望其接班人是副總理李克強而不是副主席習近平,「但胡做了自己的計算,當看到習近平顯然有其他領導層在背後撐腰時,胡接受了習」,李光耀還評價副總理王岐山比李克強更適合做國家總理。
有傳大學時期和王軍濤等異見人士的交情,也成當年李克強被從王儲位上下拉來的理由。王軍濤接受採訪時不認同這種說法:「有人說我倆相識是死亡之吻,甚至他因此失去了王儲之位。但我不認為。相反,他是高官中唯一與我們這些異議者有過交往的,這個經驗對他執政有好處。十七大把這個繼承人選給改了,是曾慶紅等人要找他麻煩或說是權力鬥爭的結果。」據說,曾在關鍵時刻以習接替他的職位作為交換,同意不再爭取連任,護送習上位保住太子黨地盤。
薄熙來文膽:「庸庸碌碌」
王軍濤與李克強相識於80年代初北大學生民主活動,而1989年的六四以後,王入獄流亡,李在建制內步步高升。王說:「我為中國惋惜,制度能把好人變壞。李克強沒有與殺人的政權切割,而是適應體制,曾經的鮮明個性也變得老氣橫秋!」
李克強任職副總理近五年,主持過的工作很多,如「大部制」改革、「宏觀經濟調控」、「保障房建設」、「推動新醫改」等,但皆徒有其名,具體有何建樹確實無從說起。平時視察接見,也鮮有令人留下印象的發言表態,更曾被薄熙來的文膽批為:「如紙糊泥塑一般」、「庸庸碌碌」。
美國之音近日稱,無論在地方或中央政績欠佳的李克強,讓人對這個職業官僚能否勝任總理一職抱有疑慮,並引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專案主任沈大偉說:「他不具備經濟和金融方面必要的背景來領導國務院,也沒有處理外交問題方面的背景……,我不認為他是一個有經驗的領導人。」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