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速堵截「公司盤」避稅

政府速堵截「公司盤」避稅

【本報訊】政府上周五連推兩辣招打壓樓市,最辣一招是向非本港居民及公司客開徵15%買家印花稅(BSD),並即時慘被發展商「智破」,透過公司股權轉讓而避過這辣招,政府昨日即「變招」以防同類事件發生。
對於有發展商出茅招,透過轉讓住宅物業予其子公司,然後透過轉售子公司股權予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士,藉以逃避繳交「買家印花稅」,政府昨晚即時出招堵塞這個漏洞,透過股權形式買賣將不獲豁免BSD。
政府昨日再進一步釐清有關條例,若有公司在今年10月27日(即政府宣佈調整「額外印花稅」及引進新增「買家印花稅」翌日)或之後將物業轉讓予其子公司,而於物業轉讓日後起計兩年內將該子公司股權轉予其他非相聯法人團體或人士,則該公司的物業轉讓將不獲豁免印花稅。

上周六起 股權轉讓須繳BSD

該等公司更須於股權轉讓後30天內通知稅務局並繳交其物業轉讓時應付的印花稅,即從價印花稅以及新增的買家印花稅(BSD)。另如子公司於三年內出售有關物業,該公司亦須繳交新增的額外印花稅稅階,即首半年從價20%、半年至一年內15%和一年至三年內徵收10%。
資本策略(497)旗下跑馬地The Hampton,餘下兩伙,每伙涉及億元,據知,發展商將該兩伙單位注入空殼子公司,買家可選擇購買公司,作為公司內轉讓業權方式擁有物業,因而毋須繳付BSD及SSD,曾被指為破解新稅制首個一手項目,假若該項物業在27日之前注入子公司內不受規管,昨日在公司註冊處內尚未見到注入子公司紀錄,惟一般情況下在兩星期後才見到。
除了The Hampton,香港仔深灣9號,市場至少有7個以公司名義持有的二手放盤;油麻地御金.國峯,也錄約10餘個同類放盤,叫價較購入價高9%至22%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