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堂:舞台做Actor 電影做Waiter

元氣堂:舞台做Actor 電影做Waiter

闊別演藝學院25載,黃秋生重返母校演出《極地情聖》,自然成了熱話。記者會娛記追問「小豬烏蠅摟屎」,他繼續理直氣壯,專訪時段談舞台,秋生馬上進入另一種精神狀態,像劍客談劍術,高深莫測,他笑說拍電影只是個Waiter,精雕細琢的,留待舞台! 記者:何兆彬 攝影:林栢鈞 梁祖堯服裝提供:Nike

做演員好自私

蘋:蘋果
祥:李偉祥(導演)
秋:黃秋生
堯:梁祖堯

蘋:秋生,這是你25年後重返演藝學院演出,上一次演話劇是幾時?

秋:都六年前了。上一次是毛Sir找我,話我有時間一定要去做,做完才知道毛Sir要我回去搞佢劇團班人,搞死我!(甚麼意思?)即係去拉劇團的人的Energy出來,好辛苦。那個角色如果我演得唔好,會玩完,這角色像風眼,自己是無事的,但要帶動側邊所有人,如果帶不動呢?整個戲就會Drop落去。那個戲只有主角無嘢,是側邊的角色有嘢,而這些人之所以有嘢,是由主角去帶動的,十分困難,好像木偶劇一樣,你去拉繩,全盤去控制他們的時間性,又要去幫其他人找到他們的東西,哇,好辛苦,有些人早,有些人遲,有些好得人驚,到做的時候還未有。

蘋:你接話劇是否也只是貪過過癮,不能以此搵食吧?

秋:搵食也可以,看你食幾多啦!我不喜歡那種感覺是「舞台好窮」,但舞台也的確不能發達,它對我來說它是興趣,但它是事業而非職業,如果有時間又搵到錢,咪做吓自己喜歡做的事囉。

蘋:兩位是才剛認識吧,秋生可有看過祖堯的演出?

秋:上一次有看過,印象是……他要管的事情可不少,他又是演員、又是導演、出品人,這是不可能的。劇團是他的,他要管這麼多事,怎可以做好演員的本份呢?他是神嗎?他演藝學院畢業,咁多經驗,有乜可能側邊那人新上場,竟然演得比他好呢?一定是出了問題才會這樣。四個人,有三個比他演得好,這個好大鑊!但那個唱歌的,叫甚麼,她演得好好呀!

堯:王菀之?她是演得好好的。那一次是音樂劇,我自己唱歌又唱得不好……我很喜歡那演出,但最好玩的角色是側邊的人,我演一個來來去去都三幅被的儍蛋,那角色不好玩,但我喜歡它講的訊息。其實有時,戲總是有好有壞,我也不認為這戲特別好,雖然咁講好狗好行……

可惜胡軍不是劉青雲!

蘋:這個戲怎麼會找來秋生演?

祥:作為導演,甚麼戲都會想找他來演,哈哈!角色是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講很多哲理性的話,秋生又有學識,就能夠駕馭這角色。

秋:這角色除講話刻薄之外,其他都不像我。(眾笑)他喜歡批評別人,而且批評的方法、用詞好刻薄。他形容自己「霸道、自大、難頂」。

堯:我演一個新聞記者,故事開初我去訪問他,他劈頭就罵我:最憎記者,記者身上總帶種庸俗的味道!

秋:我說:你們那些專欄,爬得越多就越蒼白,不停Copy,簡直是在搞翻版。好多句好有趣,例如我說:你錄了音,但訪問出來那幾句我根本沒有說過,這就像有人拿枴杖上街,是為了仆街。

蘋:接話劇,近日又演台灣電影,是否接戲的態度變了?

秋:其實演員接戲好被動,機緣巧合下有人搵你,啱咪做囉。以前拍的垃圾戲,部部三兩日,那你也得演呀,我夠想做劉德華、梁朝偉啦,除了他跟哥哥那一齣(《春光乍洩》)外──我真係無本事拍。每個演員都有限制,有些軟件,你沒有就是沒有,演員就是透過自己的幻想跟生活體驗去演,有些事是你經歷過的,但有些超出你範圍,做不到就做不到。

蘋:祖堯對秋生的演出熟悉嗎?有沒有特別喜歡哪個演出?

堯:我喜歡《家庭作孽》,又特別喜歡他演一些Mellow的角色,例如《無間道》。其實你自己喜不喜歡?

秋:《無間道》三集,邊忽先?本來拍第一集是無心插柳,我那個只是配角,之所以成功,是導演拍得好劇本寫得好嘛。第二集寫回他前半生,寫得好好,但可惜演我兄弟的不是劉青雲,變成了整件事連我都不相信,你要我跟胡軍做兄弟,演員不是神呀!就是因為第二集這麼長去講這個角色,結果一二三集剪在一起後,我完全不會再喜愛這角色了。

蘋:問題在哪裏呢?

秋:不可信囉,你要可信,怎可能找一個晚晚喝酒,喝到五點、遲到、滿身酒氣來跟你演戲的,演員不是神仙啊。三集拍下來,喜歡變不喜歡了。第一集很好,戲有趣的地方,本來在它沒有拍到的地方,第一集沒拍的,第二集就講番晒畀你聽──原來他是個衰人。但「執碼」那個不行,神仙都煮不了好菜,芽菜是霉的。

6年前演出毛Sir《家庭作孽》

25年前黃秋生演出《風流劍客》(網上圖片)

左一為導演李偉祥,左二為演藝戲劇學院院長Professor Sherlock。

《無間道II》2003

法學博士去做雞

蘋:《無間道》也有十年歴史了,當初沒想過會成功?

秋:無!好多戲都沒想過。《叉燒包》也沒想過,我憎那個戲憎得要死,好討厭。你想想,一個演藝學院出來的人,演了這麼多年,我要去演一個揸波的角色!去做這件事,儍的,等於你讀完法學博士去做雞!我做乜賤到咁?但人生就這樣,當年我咁憎,現在回頭就覺得有趣了,因為你咁憎的一件事,給你帶來了成功,而成功後,又沒有人睬你,之後三年都沒加價。

蘋:但那個演出,至今還被影迷津津樂道。

秋:你出街裸跑吖,夠大把人講啦。乞兒裏面都有個洪七公,不代表你不是乞兒嘛!我覺得現今的人,價值觀全都錯了,喜歡說甚麼「我寧願在寶馬上哭,也不要在單車上笑」,這是甚麼道理?賤種才說得出這種話!
蘋:秋生你跟演藝的關係,一直很密切。

秋:也是。我讀書少,入來之前只是小學程度,但一入來要英語教學,首先要搞掂英文。其他人程度好高,我很喜歡這裏的氣氛,當年架構又未完善,新建好,地毯味道也香一點!這裏好像家庭一樣。出來工作後,我發現在這裏學的是十分穩固的。

蘋:祖堯說「演藝學生一代不如一代」,你可同意?

秋:我不會這麼看。等於細路仔打機,跟我們那年代看黃玉郎,豈不是一樣?我們那年代聽鄭少秋咪一樣衰,許冠傑──鹹歌來㗎!當年也被人罵呀,因為當時上一代聽粵曲,但粵曲咪又係好多鹹濕嘢:(唱起來)「你鬧就隨便鬧,我係就要摸一摸先先先!」上一代話下一代不對,其實只是環境變了。好多人鬧後生仔唔做Research,但我連電腦都不會用呢!

蘋:平常會否給下一代忠告?

秋:我有乜咁巴閉,畀忠告人家呢?如果人家得,使鬼我忠告咩,如果佢唔得,咪賤搞:「搞乜呀阿伯,收聲啦!」佛也說「非請不說」。到了排戲,或者他提我呢,我又真係有些事會忘記,因為年紀大,不像從前好犀利,連戲手勢,連人家的對白走位我都記晒。但舞台是Play,我們是來玩的,通過玩來學習,玩完又有東西給觀眾。

《人肉叉燒包》1993

舞台上演員就係一切

蘋:電影與舞台的演出,分別為何?

秋:差好遠。電影的主動權,不在演員,但舞台劇主動權多好多。導演安排好後,演員又係鏡頭又係剪接、又係畫面,演員就係一切!壓力大一點。所以我覺得話劇團的人好叻,一年四個戲,對白多到不得了,我自己就不行了。

堯:我現在也不會了,從前比較年輕時,還會戲叠戲,真係搵食,但感覺好差,像在磨蝕自己的興趣。

秋:所以我覺得自己好好彩,可以找一些自己不是太鍾意的戲來搵食,鍾意的呢,慢慢搞。電影電視就像開餐廳,一直賣,精雕細琢的就像這些,留起來慢慢撚。

堯:我也拍過電影,但其實我不喜歡,我這個人不能等,譬如那天你給我劇本,我要等兩個鐘,拍14句對白,到我把對白背熟了,但你一看,主角在旁邊熟睡,你怎好意思過去跟他對戲?如果那個是郭富城的話。你知道他踩完通頂,你都不好意思……

秋:佢?佢踩完法拉利通頂呀?你唔好嘈住我㖭呀,我掟你臭雞蛋。

堯:我覺得好消磨時間。

秋:祖堯,你搞錯了,你以為自己去做一個Actor,其實你是去做一個Waiter。我演戲生涯大部份時間也是做Waiter,我去加拿大,人家問我幹那一行,我就答「Waiter」。

堯:其實我有時也鍾意拍,因為舞台劇留不下來,你間唔中睇番相,也記起了曾經做過些甚麼事,但舞台劇就像我那一晚只是奉獻給這班觀眾,錄拍下來,雖然你睇碟也聽得明所有對白,但這演出其實「唔關你事」。舞台劇就是這樣,最難堪就是有時我經過DVD舖前,見到播放舞台劇、棟篤笑,我真的覺得:係咪咁先搵到錢?若你喜歡舞台這件事,怎可能讓人強姦你作品。

蘋:但大眾未必能品味出舞台,跟DVD的分別?
堯:但這個「不理解」是你做成的吧!因為你拿了它去賣,「即係一樣啦」,是你逼他們不理解。

秋:要慢慢跟你做思想工作。媒體是可以做推廣的,有些人看DVD,你打死佢佢都唔肯睇舞台,我的看法是如果沒有碟,他們連這接觸機會都沒有了。我由讀書時已認為,做舞台做藝術的人,不應該做乞兒,不應該一年做十個戲,做到生癌;另外,舞台是要推廣的,香港可以做紐約,而藝術是要包裝的,藝術家不應躲在家裏,也不可能沒有自理能力,所以我同意有這種方法,問題是你拍成點,你看BBC拍莎士比亞,他們真係拍得好好,分鏡一流,不是亂剪的。

《極地情聖》

演出日期:12月5-9日、13-16日及20-22日
演出場地: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票價:$480、$380、$280、$180/特設$880貴賓
購票熱線:3128 8288
網上購票: http://www.hkticketing.com
節目查詢:5445 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