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貧困人士難向銀行及財務機構借款應急,惟有轉向「毋須入息證明」的二三線小型財務公司解困。有志願機構調查顯示,向二三線財務公司借款的求助者近年不斷增加,當中更有遇到「六出十五歸」的借貸條款,最終形成嚴重情緒困擾。明愛向晴軒智慧理財及債務輔導服務,綜合2010年至今年6月的求助個案進行研究,有273宗涉及在二三線財務公司借款。結果顯示,2010年全年只有80宗新個案,去年全年有105宗,而今年上半年已達88宗,數字正不斷上升。兩成多求助者生活在貧窮線下,過半數收入低於入息中位數。以職業劃分,六成多求助人主要從事基層工作,又或是自僱人士、家庭主婦。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指出,他們入息不高,難以向銀行借貸,惟有向聲稱「毋須入息證明」的財務公司借錢周轉。
六成人嚴重困擾
項目主任翁麗萍說,有欠債人收到自稱銀行推銷借貸,結果被轉介到中介公司,再轉向其他機構尋求貸款,從中收取行政費、介紹費等,「借一萬實收六、七千,但要還萬六、萬七,仲半年左右就要還」;即使申請破產,財務公司也無視法律繼續追數,令債仔及家人無法「翻身」,結果在巨大壓力下,有超過四成求助者曾自殺、有自殺念頭及計劃自殺;餘下近六成亦有嚴重情緒困擾。郭志英形容,二三線財務公司做法形同「喺乞兒兜攞飯食」,建議政府加強監管;又希望警方一旦打擊高利貸及不法追數的財務公司,應將其列入黑名單,公司註冊處不再批出放債人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