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極速35年竣工之謎<br>吳哥窟靠河建成

解極速35年竣工之謎
吳哥窟靠河建成

柬埔寨有逾千年歷史的著名旅遊勝地吳哥窟(Angkor Wat),僅用35年極速建成之謎解開,依靠的不是甚麼失傳的運輸及建築技術,而是一個失落了的運河網絡。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專家從衞星圖片尋回這失落的運河,解開這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之謎。

吳哥城(Angkor)於公元約12世紀高棉帝國的吳哥王朝興建,佔地達1,010平方公里,其中吳哥窟用上500萬噸砂岩方磚建成。砂岩方磚每塊重達1.6噸,要由40公里外的荔枝山(Mount Kulen)採石場攀山涉水運送過來,考古學家一直認為,以當年運輸術,每運一塊都最少需要幾天,要運送所有砂岩方磚,吳哥窟理應要花數百年才建成,如何在35年竣工,一直是考古學和建築學懸案。

運砂岩浮筏順流而下

直到最近,早稻田大學環境資源工學科教援內田悅生從衞星圖片發現,吳哥城遺址附近有明顯的直線連接河岸。實地考察是一個長達33.8公里的運河網絡,雖然部份河道已乾涸並由其他建築掩蓋,但部份仍然有水,沿運河路線更發現多50個新採石場,進一步肯定運河在興建吳哥窟時的重要性。
考古學家指,這新發現的運河網絡,不時切入綿延的河流,運載砂岩的浮筏更順流而下,估計只要10小時,荔枝山一帶採的石岩就可以運到吳哥窟,遠較之前估計先走山路再經水路逆流而上快得多。內田說:「這新路線省時得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