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憂港府增加輸入內地核電

環團憂港府增加輸入內地核電

【記者潘柏林報道】福島核災發生一年半,國務院上周便為核電「鬆綁」,沿海停工的核電站工程有望再上馬。學者估計廣東省續建核電站,會令本港未來發電能源組合增添變數,兩電可能重提輸入核電取代燃煤和天然氣發電。環境局今日起召開能源組合持份者會議,與兩電、環團和學者商討未來發電組合。有環團表明反對輸入核電,認為無助減排及緩和電費增幅。

環境局今天召開會議

能源組合持份者會議今天和後天將閉門在政總舉行,不准採訪。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副局長陸恭蕙、港燈工程及發展董事尹志田和中電要員均會出席,討論本港未來使用煤、天然氣、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預料提升核電比例成重點。部份環團綠色和平和地球之友則獲邀在第二場會議發表意見。環境局於2010年建議,在2020年的發電燃料組合中,核電比例會由兩成三提升至一半,以達成減排目標。但福島核災後,中國叫停核電項目的工程,包括中電有份注資的陽江核電站,時任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承認要重新審視本港核電比例。但上周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批准沿海少數核電項目在「十二五」時期續建,為核電發展鬆綁。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胡仲豪表示,福島核災只能暫緩核電發展,各國為達成減排要求,勢必重返核能之路,「各個國家為減排要做嘢,但係左睇右睇都冇其他好方法,始終核電技術成熟,最後都要提高核能份數」。目前廣東省陽江和台山核電站均屬沿海地段,若得國務院審批,可在十二五期間內完工投產。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表示,兩電搶去廣東省核電份額並無助減排,只會間接迫使廣東省燒更多煤發電,而廣東省亦要提高核電在發電組合比例以完成減排要求,例如陽江核電站只為廣東省供電,不會供電給港。他續指國務院要求新建核電機組符合第三代安全標準,令核電成本大增,電費只會有增無減,倒不如用更安全的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