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br>誰當總統 美股照升? - 李大同

環球透視:
誰當總統 美股照升? - 李大同

下周二(11月6日)就是美國總統選舉的大日子,一般來說,投資者最關心的是何人當選,會對大市,以至行業板塊有甚麼影響,從而再制訂及調整投資策略。今屆美國總統寶座是民主黨現任總統奧巴馬與共和黨對手羅姆尼之爭,根據民調以及網上調查顯示,兩人能以壓倒性姿態勝出的可能性少於50%。言則,奧巴馬與羅姆尼的競爭至今仍相當激烈,雖然奧巴馬勝算略高一籌,但羅姆尼繼續步步進迫,選舉仍存不少變數。美國大行之一的高盛,其首席美股策略師David Kostin最近發表報告,指從宏觀市場層面而言,共和黨或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勝出,其實對大市在一年內都沒有影響。自1976年以來,每屆總統大選舉行之後,無論新任總統屬於哪黨,標普500指數在12個月內,回報率約達10%;情況在選舉後三個月以至六個月都相若。當然,今屆大選過後,新任總統以及國會均要立即面對財政懸崖的問題,相信市況將會較以往波動。

個別板塊或現「總統溢價」

根據過往歷史,若然由共和黨總統勝出,會利好任期初段的股市表現;不過,若論總統的四年任期而言,股市一般會在民主黨總統執政期間表現較佳。雖然哪黨候選人勝出與大市表現的關係似乎不大,但由於共和黨及民主黨在理念及施政方針上始終存有分歧,所以對個別板塊的表現卻有着影響。研究顯示,在過去的35年,若由民主黨人擔任總統,周期性股份表現通常會跑贏大市,此外,資訊科技以及電訊業相關股表現亦佳,但醫療保健股卻較為不濟。而消費股、醫療股以及金融股板塊,則在共和黨人任總統的一年後表現強勁。在奧巴馬任總統的四年間,由於總統致力加強監管,期間金融、能源以及公用股的表現均跑輸大市,反觀資訊科技板塊走勢卻相當凌厲。除了密切留意選舉最新發展及民調之外,投資者亦可在未來兩周,緊盯上述板塊的表現,看看個別板塊有沒有出現「總統溢價」,便可得知市場認為哪位候選人,更有可能在選舉中勝出。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