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多多<br>化身醫生治奇難雜症

難題多多
化身醫生治奇難雜症

「大車教車師傅點解唔可以教細車?」運輸物流業界有很多奇難雜症,有待立法會新貴易志明協助解決。外圍經濟欠佳,打擊本港貨運出口業務,又少新人入行做貨櫃車司機。以往教授駕駛貨櫃車的教車師傅,生意深受拖累,希望轉移教授小型私家車、貨車,但礙於只持有大型車車牌,原來是不容許教授駕駛細車。

人力資源嚴重錯配

接載學童的保母車司機亦向他投訴。「領匯(823)停車場唔畀保母車泊車,搞到保母車冇位泊車。」貨船業界亦有難處,「維港兩岸轉晒公眾休閒地方,以往嘅避風塘、卸貨區消失晒……請唔到人揸吊機。」中港兩地跨境貨運亦有難題。例如跨境貨櫃車每年均需於兩地重複驗車,貨運保險又要兩地購買,港貨櫃車要繳付排頭費才能於內地公路行駛;還有通關時間限制,令部份下午空運抵港貨物,要翌日才運抵內地。人力資源錯配亦是行業普遍現象。司機、倉務員等前線崗位請人困難;然而本港30歲以下的失業率卻接近20%,「有工冇人做,年青人冇工做」。他建議本港教育制度提供更多職業先修課程,以適合社會需要;並要改變社會觀念「藍領工作冇前途」。社會亦要面對現實,某些工種若未能吸引年青人新血入行,「輸入外勞」會是需要討論的議題。否則「中小企有生意冇人做」業務將會萎縮,最終連「做緊工嘅人都冇工做」。

航運交通界面對難題

‧貨櫃用地不足‧物流運輸業保費昂貴‧燃油價格加快減慢‧跨境貨運要中港兩地重複驗車‧機場跑道使用量接近飽和‧缺乏倉儲配合發展區域配送中心‧請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