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道溫家寶家族坐擁巨額財富,罕有地引發溫家公開委託律師追究,對中共十八大的衝擊備受關注。其實,從中共高層權力運作的潛規則而言,此事一來顯示中共高層權鬥已陷入泥漿戰,是香港特首選戰升級版;二來自然令一向重視個人形象的溫家寶震怒,但對其政治前途影響有限。
影射權鬥 網絡小說被禁
在今年的香港特首選戰中,兩名親共候選人梁振英、唐英年互揭醜聞,令香港政壇充斥烏煙瘴氣。當時筆者已指出,這是中共高層權鬥在香港的延伸,也預示中共高層在十八大之前的權鬥會出現特首泥漿戰的升級版。薄熙來案爆發之後,歐美報章先後報道習近平家族、溫家寶家族「斂財」新聞,自然引發是政治對手刻意收集資料、藉西方媒體發起攻擊的猜測。不過,以中共高層運作的潛規則,這類報道的殺傷力並不算大。這類潛規則甚少見之文字,但上月被封殺的網絡小說《官家》,則有形象的描繪。《官家》以中共高層權鬥為背景,書中諸多人物可與現實中的中共領導人對上號,在網絡上紅極一時。但上月25日小說連載至1346章、旅大市長傅向東(影射前大連市長薄熙來)剛出場時,小說遭勒令停止連載、自「起點中文網」下架。
《紐時》報道錯過時機
中共政治局上月28日決定開除薄熙來黨籍,顯示《官家》被封殺不是巧合,而是主管部門擔心作者藉小說爆料,或引發讀者爭議,影響十八大舉行前的政治「和諧」,而且,小說揭露了官場的諸多潛原則,包括高幹及其子女仗勢斂財、放縱情色是普遍現象,只要高幹在權鬥時沒有站錯隊,大家就有默契不追究,否則反而會引起公憤。由於江澤民、李鵬、胡錦濤等領導人的家人同樣活躍於商界,只要溫家寶在權鬥中未失勢,自能安渡危機。如今,中共十八大舉行在即,中共高層基本上完成了權力分配,在溫家寶依然強勢的情況下,《紐約時報》的報道看似選準時機,實際上是錯過時機。李平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