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萬人住工廈劏房 居民被迫遷無力搬<br>團體促增建公屋

二萬人住工廈劏房 居民被迫遷無力搬
團體促增建公屋

【本報訊】私樓劏房租金昂貴,基層人士無力負擔,無奈遷入環境惡劣的工廈非法劏房。但工廈劏房租金也狂飆,逾三成呎租40元或以上,團體估計現時約有一萬戶共逾二萬人居於工廈,較統計處公佈的6,000人為多。住戶收入微薄,面對當局迫遷亦無力解決,要求當局暫緩清拆工廈,增建單身人士宿舍。記者:吳嘉羚 嚴敏慧

社區組織協會去年8月至今年3月,訪問100個工廈劏房租戶,發現劏房環境惡劣,逾七成為12伙或以上的劏房單位,單位內狹窄擠逼,近八成面積小於100平方呎,當中一半單位更小於40呎。單位密度高,有受訪者反映,單位空氣不流通,有木蝨及易感染疾病,現場亦缺乏消防設備及獨立廚廁。

租金中位數1400元

現時工廈劏房租金中位數為1,400元,雖較私樓單位平900元,但呎租中位數也達32.5元,僅略低於籠屋板房套房的32.9元。但有33%住戶的呎租為40元或以上,社工指「50呎以下嘅要1,600蚊租,最貴一戶貴至65蚊一呎」。社協幹事施麗珊指認為,這反映工廈租金在市場熾熱環境帶動下,已升至貼近一般住宅水平。不過,現時工廈劏房租金平均仍低於私樓,加上按金較私樓劏房平逾2,500元,對貧困基層誘惑極大。調查顯示,工廈劏房住戶年齡中位數僅為45歲,較私樓劏房住戶年輕(56歲),當中單身人士更佔七成,教育程度也較私樓劏房高,四分一人有高中或以上學歷。家庭收入方面,每月入息中位數僅5,000元,個人月入中位數亦只有3,870元,受訪者每月繳付租金連水電費,已佔入息高達三成半。施麗珊表示,八成受訪者稱入住工廈時並不知道單位違法,過去一年則有逾半數住戶,曾被屋宇署等上門巡查或要求搬遷,但他們根本無力負擔私樓租金,難以遷離現址,只能徬徨過日。她表示,自去年屋宇署嚴打工廈劏房,社署又要求租住工廈的綜援戶要搬離工廈,否則會停發綜援租金津貼,認為有關做法落井下石;建議當局暫緩打擊工廈劏房,並應增加公屋供應,協助居民搬遷及解決長住居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