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擴張過快陷債務危機<br>滬金企老闆走佬

傳擴張過快陷債務危機
滬金企老闆走佬

【本報訊】投資市場風高浪急,並非每位八十後能駕馭。據《華夏時報》報道,由一位剛過30歲的李昶燁(原名李琦)出任董事長的上海金業集團,旗下的天津金業貴金屬有限公司倒閉,而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暫停天津金業會員資格。

資料顯示,上海金業是國內的黃金產品提供商、價格做市商、綜合服務商,經營範圍涵蓋黃金投資、黃金珠寶、黃金基金、黃金礦業等多個領域,同時還兼營大宗商品交易、土地及房地產、金融服務等其他產業,但上海金業集團自身的官方網站則已經無從查詢。

出身記者創立上海金業

報道指,天津金業成立五年便出事,原因可能與擴展過快而出現資金周轉問題,天津金業出事後,由於李昶燁不露面,故暫難評估天津金業停業,有多少銀行曾向該公司貸款。更值得注意李昶燁的財政實力,李昶燁出任上海金業集團董事長前,亦即於05年在西南財經大學畢業後一直擔任期貨記者,兼跑黃金市場,僅僅兩三年之後,他便離開了該媒體,並於2008年1月在上海陸家嘴成立了上海金業集團。上海金業集團成立只有五年,報道提到至今年9月份,公司已負債纍纍,公司內部傳言,李昶燁挪用幾千萬現金去澳門賭輸了,也有人說他走佬了,還有說他被抓了。但現在他下落不明,但公司財務出現很大漏洞是不爭的事實。該公司員工說,「我們的薪水已經拖欠了兩三個月,而且各類投資人在這兩個月也紛紛上門討要資金,有欠500萬的債主,還有欠幾十萬的債主。」

貴金屬交易監管不足

上海一位資深黃金投資者黃方明稱,天津金業債務危機還是謎團重重,有待最終的答案揭開。在他看來,國內的貴金屬交易還不規範,對於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做市商,黃金交易會員企業的資質監管力度也不夠,很多投資者迷信貴金屬價格連續多年的上漲,對於選擇投資交易的機構也不謹慎甄別。上海黃金交易所此前已經多次發佈投資者警告,對於假冒會員之類的企業要保持警惕,但是即使合格的機構會員,誠如上海金業和天津金業,又能如何做到誠信經營和保持穩定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