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芭蕾 - 邁克

活芭蕾 - 邁克

說香港沒有活芭蕾看麼?那又不見得,比起大部份亞洲城市,我們算非常國際,一年到晚不是這個節就是那個節,大小劇場人來人往,名副其實你方唱罷我登場。不過髮線和眼角最好能夠背道而馳,前者不妨天天向上,後者則要無條件靠攏地心吸力,低到一個程度,塵埃裏也會開花。比較煩的是曾經在歐美量馬路的勢利鬼,建設性一點也沒有,只懂得大驚小怪評頭品足,把人家鬼佬的規矩套到鄉親父老身上。譬如拿到下一屆香港藝術節訂票手冊,不誇讚策劃神通廣大,請到菲力格拉斯的現代經典歌劇《沙灘上的愛恩斯坦》,一翻翻到舞蹈部份,為節目的貧乏發出慘叫。今時今日,除了不曾踏出家門半步的德州中產,誰還稀罕美國芭蕾舞劇院這隻大白象?
上世紀威震武林的豪華團以網羅當紅炸子雞見稱,來自五湖四海的俊彥同台獻藝各自修行,舞團本身無甚風格與氣質可言,就算在最鼎盛的巴里殊尼哥夫時期,這點也遭不賣賬的嚴謹舞評人詬病。抱着跟紅頂白的虛榮心態,雜巴冷的Gala是可以看的,弊就弊在今次挑選的舞碼實在唔開胃,陳舊無趣的《落葉之詩》及《摩爾人的帕凡舞》,另加莫里斯和羅曼斯基的新編,你教夾在中間的巴蘭欽情何以堪?重頭的古典雙人舞還要「待定」,而且擔綱舞者一概不公佈──直情店大欺客,分明蝦香港人唔識貨,求求其其用「巨星如雲」搪塞,一心想看Roberto Bolle到時得到個二打六,花錢買難受貴客自理。在倫敦巴黎紐約膽敢如此,包保觀眾群起杯葛拒絕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