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彩色:還在派月餅?

綠是彩色:還在派月餅?

「過氣」不等於「過期」,中秋節之後,有酒家把賣剩了六千多個月餅捐出來,可是直至上星期,竟然還有某超級市場捐出二千多個月餅!
節日過後統統收起來的,為甚麼會等到現在才捐出來?食用日期印着的是十月底,超市是直到過期前一星期才清理?
深水埗等老區一些的街坊,就是這樣,到今天仍然繼續吃掉生產過剩的月餅。

而繼續派月餅的機構,是「食物回收聯盟」。
今年六月中,在大埔回收廚餘的「食德好」開了一個經驗分享會,沒想到來了好多團體,都在搶救食物!這是我去年出版《剩食》時難以想像的:天水圍一班中學生去街市收集賣剩的蔬菜水果,轉送給區內十多位拾紙皮的家庭;深水埗一群新移民婦女,每周一次也是去街市撿剩菜,整理後,送給區內的長者;大學生和年輕人一起,像「蝙蝠俠」一樣半夜出動,收集酒樓飲宴剩下和超市丟在垃圾桶的食物,再分發給露宿者;連蝴蝶保育區也接收街坊的廚餘,變成堆肥,給花園施肥……
寫書時「食德好」到街市收賣剩下的瓜果菜莢,小販和街坊之間的那一張網,漸漸地擴大, FoodLink 「膳心連」開始收集酒店廚房準備多了的食物、FoodAngel 「惜食堂」收集超級市場賣剩的食物、Feeding Hong Kong 「樂餉社」的對象主要是食物出入口商會,接收大量無法打入香港市場的食物。越來越多有規模的機構成立,擁有中央廚房、食物安全顧問、司機等資源,針對香港不同環節的食物浪費。
六月底,環保團體「地球之友」把這張網打造得更堅固─「食物回收聯盟」上11個機構,都可以接受捐贈的食物,超級市場再沒有理由每天把賣剩的食物丟掉。
然後八月,神奇事件發生:一間冷凍倉的老闆,一口氣捐出12噸冷藏的薯仔和紅蘿蔔粒,那貨主賣不出,都不要了。可是12噸,等於半架巴士!地球之友除了「食物回收聯盟」,還急急把消息散出去,結果有30多個團體跳出來,把這些食物分發給市民。

「食德好」收到的紅蘿蔔逼爆冰箱。

這只是五噸紅蘿蔔,還有七噸薯仔。

紅蘿蔔還有成年都未到期。

那幾天我的面書都是紅蘿蔔:紅蘿蔔湯、紅蘿蔔餃子、紅蘿蔔蛋糕……然後又有薯仔批、薯仔燜雞……
很快又收到地球之友朋友的電郵:「有一大批『粉腸』,有人要嗎?」
還以為是惡作劇呢,原來真是冷凍的動物內臟!雖然這次只有兩個團體願意接收,但「食物回收聯盟」的機構數目,大幅增加到23個,開始有宗教團體參與。
有別於台灣或歐美,宗教團體是主導,香港能夠編織成這樣大的社區食物回收網絡,是很罕有的,可是這張網,還是不夠大。
有別於百佳超級市場只有八間分店,把賣剩的食物僅僅捐給FoodAngel,美心西餅更積極,200多間分店剩下的麪包西餅都可以全數捐出,透過18個慈善團體分送出去。然而現在只有80多間分店,是有義工能夠去拿。
交通和人手,是回收食物的大問題,就像那批超市月餅,本來是直接找其中一間食物回收機構的,但那機構的交通開支已經用完了,居然要到明年一月才有能力支付車費去收食物!所以才交給地球之友的「食物回收聯盟」轉發。一些位於舊區的餅店,自然有志願機構去接收,可是一些商業區的餅店,就很難天天有人手去拿。也許要等到政府終於徵收垃圾費,商業機構才會走多一步,支付運輸費,把自己賣剩的食物送上門,拜託志願機構處理。

紅蘿蔔凍湯

紅蘿蔔蛋糕

大家可以幫忙嗎?看看自己居住的區內有沒有這些接收食物的機構,然後查一下辦公室和下班會經過的餅店,有否機構去拿?每間餅店開始捐麪包的時間都不一樣,不用等到關門的。
可當這「人肉運輸帶」的義工,請聯絡地球之友。他們會增聘人手,未來兩年繼續經營「食物回收聯盟」,當中間人把食物分出去。未來發展的另一個關鍵,是希望有冷藏地方,就算周末收到食物,都可以暫時冷凍,等到周一志願機構辦公。
其實現在聯盟收到的,已經不止是食物,有公司捐出大量餐具,也曾經有人想捐出一批抹手液。廚餘這樣難保存、又要花人手處理,但如果連這資源大家也會珍惜,塑膠和玻璃也就不遠了,而金屬、紙張就別再扔進垃圾桶啦。

義工們幫忙派紅蘿蔔。

部份圖片提供:Benson Tsang

作者:陳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