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330)重陽前夕大逼供,買左思捷的朋友,真係喊都無謂。藍籌配股的多,供股卻寥寥可數。
全港1500餘間上市公司,只有49隻能晉身藍籌之列,無論市值、質素、條件,都是芸芸當中最好的一批。藍籌集資,較常採用銀團貸款或可換股債券,迫於無奈選擇配股,如果淪落到「冚家供」,一般是大fund唔肯接,冇人要,被迫齊齊焗玩。
歷來最大規模,要數09年滙控(005)、世紀大供股,當時12供5籌1400億元,一年後股價較供股前高四成。
至於供股比例最大的,為去年新世界(017)2供1集資逾百億元,股價同樣一年內爆升超過四成,兩股當年供股價折讓約四至五成。珠玉在前,今次思捷同樣以大比例、大折讓供股,有可能成功嗎?
翻查過去10年,只有9間藍籌合共11次成功供股,股榮發現,能成功首年扭轉乾坤的,只有滙控、新世界及中國海外(688),三股往後陸續有貨交。相反,供股後第一年股價沒起色的,起碼三年內都冇運行,內銀股供完股頹勢未止,就是最好例子。
思捷知錯不改難翻身
思捷今次供股,聲稱用作推動品牌轉型計劃,根據藍籌供股一年定成敗經驗,大家若相信可以一年內救得番,我會更相信今年12月21日係世界末日。滙控成功救亡、因為資產夠global,美國唔掂,歐洲好;歐洲唔得,都仲有中國、香港撐住。中海外及新世界成功,因有磚頭墊底。
思捷有乜嘢?我只係諗到out晒嘅衫,同埋可以做得你阿媽嘅model。時裝比拼,時間不容有失,務求日日新款。今次供股所得的50億元,管理層只講出是為了轉型,內容虛無縹緲。其實究竟你知唔知道自己衰乜先,H&M及ZARA一個月前已經轉季,你先開始轉款。
翻開思捷年報,昔日CEO范德施2012年度收取5381萬元酬金,連同2010至2011年度的報酬,加盟三年累收1.74億元人工,然後今年話唔撈。連舵手目光也如此短視,唯利是圖,這間公司注定一沉百踩了。最近10年,沒有供股藍籌(現價)低過供股價。紀錄是用來打破的,思捷能保「八」嗎?我沒有信心。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