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開講:協調能力 - 雷雄德

體育開講:協調能力 - 雷雄德

大家仍記得小學上體育課時,老師教我們擲豆袋嗎? 其實擲豆袋是鍛鍊小朋友手眼協調能力的方法之一。生理學上,協調性(coordination)是指人體控制各肌肉組群同步活動的能力,是發展各種運動技術的必備條件。培養協調能力必須由小孩階段開始,研究發現,6至9歲左右是發展協調能力的最佳時間;青春期過後,協調能力的發展則沒有太大的進步空間。協調能力受遺傳因素影響很大,運動技術的協調性,包括神經、肌肉和動覺協調3部份。神經協調是指在進行運動技術時,神經訊息傳送過程的興奮與抑制互相配合;肌肉協調是指肌肉組群適當而合理的收縮用力,包括肌肉收縮與放鬆的配合;動覺協調是指各器官在空間和時間的配合,取決於本體感覺的信息。筆者觀察所得,本港學童的投擲協調能力,普遍很差。在香港,由於居住環境地方有限,今日的家長大多不容許小孩子自行落街玩耍,容易做成缺乏鍛鍊協調能力的機會。家長們可以多給予小孩子跑跑跳跳及投擲物件的機會,例如打乒乓球、射籃球等動作,也可以透過遊戲提供練習;參加球類活動對協調能力發展有莫大的裨益。俗語說:「小時不動,大時變鈍」,的確有其道理。文:雷雄德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