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市屢創新高的同時,金價亦反覆上升,油價雖然疲弱,在港上市油股則表現出眾。不過,如果以為貴金屬及能源基金回報因此標青,那便大錯特錯,不少相關基金今年依然潛水,部份表現差劣的,跌幅更達一至兩成,嚴重跑輸大市,今期「投資導航」全面拆解箇中原因,更請來專家教授投資錦囊,教大家趨吉避凶。
價格不濟拖累 貴金屬基金慘
私人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於2011年上半年曾大力催谷天然資源基金,投資界當時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復蘇有望,天然資源將會是主要受惠者。不過,若投資者於2011年3月購入摩根大通天然資源基金或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一直持有至今,兩者跌幅都達三成,原因是除了金價外,其他貴金屬、天然資源價格普遍表現不濟,相關股價更是跑輸所屬資產價格,進一步確定了這些基金的死因。
基金持股多見紅
以富蘭克林黃金及貴金屬基金為例,今年暫錄得6%虧損,遠遜現貨金價同期的8.8%回報,其重倉持有、分佔基金規模約5%的加拿大Goldcorp及全球第三大黃金生產商AngloGold旗下的AngloGold Ashanti Ltd.,同期股價分別下跌7.1%及24.5%,與金價走勢背馳,而該基金首六大持股當中,有五隻同期見紅,由此可見,基金錄負回報不足為奇。事實上,外圍金礦股表現遠遜於本港上市金礦股,本港上市的招金(1818)、紫金(2899)、靈寶(3330)同期分別錄得6.2%、8.9%及25.4%升幅,如果上述貴金屬基金能持有港股,相信表現會截然不同。另一個例子便是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今年暫錄得5%虧損,該基金以為重倉持有龍頭股力拓及必和必拓便能保持回報,殊不知兩股同期分別錄得5%及0.3%跌幅,明顯跑輸同期MSCI全球指數的9.8%升幅,難怪表現差勁。
歐美股份勁弱 能源基金損手
油價今年跌近14%,中資石油股卻造好,沒染指相關股份的能源基金,肯定冇運行。翻查MSCI分區指數,MSCI美國能源指數今年僅升1.96%,差過美股,MSCI歐洲能源指數今年更跌1.9%。相反MSCI中國能源指數有7.54%升幅,反映能源基金「揩」得越多歐美能源股,便越「揩嘢」。
回報跑輸港股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全球1534隻能源主題基金,年初至今回報為負0.6%,其中776隻輸錢,750隻贏錢,其餘打和,輸多贏少,同期MSCI世界能源指數僅升0.29%,遠差過美股及港股今年7%及18%升幅。以主打歐美能源股的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為例,北美持股達76.5%,歐洲則佔17.6%,兩區已佔逾94%。
中資油股表現俏
基金年初至今跌4.56%,雖跑贏油價的13.77%跌幅,但相對本港上市中資石油股仍大落後──中海油(883)年初至今升18.11%;中石油(857)升逾一成;中石化(386)升0.12%。該基金兩大重磅股埃克森美孚及雪佛龍(各持有逾8%),今年分別升6.48%及3.59%,成為跑贏油價的關鍵,但第三及第四大持股──荷蘭皇家蜆殼及安納達高石油(分佔基金5.8%及4.7%),今年卻分別跌6.9%及12.8%,拖累基金表現。
逆市奇葩 林木基金跑贏大市
今年以來,貴金屬及能源基金表現令人失望,但同屬天然資源類別的林木基金,卻成為逆市奇葩,現時市面上唯一供小投資者認購的林木基金─百達林木資源基金,今年以來累積錄得23%回報,跑贏恒指18%升幅,表現更遠勝本港上市的林木股。百達林木資源基金獲基金研究機構晨星的五星最高評級,翻查資料,該基金持倉佔整體達46%的美國林木股表現強勁,是致勝關鍵。其10大持股中,美國上市公司佔半數,首三隻重倉股皆屬美國股票,分別是Rayonier、Plum Creek Timber及Weyerhaeuser,三股佔整體組合共達17.5%,年初至今分別累升9.38%、21.14%及49.71%。林木資源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另一邊廂,全球森林面積正在減少,而且多國政府已限制木材砍伐及出口,以致林木供求失衝問題日趨嚴重。
港上市林木股質素劣
不過,本港上市的林木股,數目不多而且良莠不齊,中國森林(930)因賬目問題由去年1月停牌至今,永保林業(723)亦因巴西訴訟由今年7月停牌至今;仍在買賣亦不見得表現好,母公司曾被研究機構點名質疑造假數的綠森集團(094),股價年初至今累跌16%,中國林大(910)跌幅更接近25%,林木好倉還是在美股中尋。
專家建議:買股有息收較揸實物好
標準人壽投資全球投資策略主管Andrew Milligan建議,投資於天然資源股票基金較持有實物或期貨為佳。原因是開發天然資源的上市公司通常有派息的能力,持有天然資源實物卻沒有息收。再者,天然資源公司可從提升營運效率及調整生產成本,以改善盈利能力,創造股東價值。另外,他建議避開天然資源期貨,因為不同月份的期貨所產生的溢價會侵蝕掉利潤,表現較實物為差。他認為天然資源股票基金佔組合的比重應為2.5%,最多不能超過5%。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亦認為,能源及貴金屬基金分別最多應佔組合5%及10%,但跟Milligan意見相反,認為直接持有貴金屬實物比持有基金更好。他看淡能源基金,認為油價在美國推出QE3後走勢疲弱,前景非常淡。另外,天利資產管理表示,全球增長放緩對基本金屬帶來負面影響,故看淡其表現,但鑑於政局不明朗和貨幣貶值,石油和貴金屬商品似乎較具吸引力。貝萊德則認為,雖然礦業前景不明朗,但在一片看淡聲中,投資機會就會出現,至於金礦股利潤率豐厚,現金流強勁,現估值仍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