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溫家寶妻子和兒子外,《紐約時報》通過調查還發現,溫家寶90歲高齡的母親、弟弟和弟媳,以及兩名舅子都坐擁巨資,並有迹象顯示,他們都從溫總拍板的決策中獲利,其中溫弟在2003年沙士(SARS)疫情後,大發國難財!
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後,溫家寶下令對全國醫療垃圾處理加強監管,他弟弟溫家宏公司隨即負責處理中國大城市的污水和醫療垃圾,從政府處獲得了價值超過3,000萬美元(約2.3億港元)的合同與補貼。他掌控兩億美元(約15.5億港元)資產,不限於污水處理廠與回收企業。
織複雜資產網絡
2004年,溫家寶領導下的國務院免除了平安保險等公司所受經營範圍上的限制之後,平保公開發行股票,此舉令溫的家人和親屬、朋友、同事控制的合夥人公司在早前對平保的投資一夜間升價百倍。2007年他們持有平保的總價值在當時高達22億美元(約170億港元),單溫母親楊秀蘭(曾用名楊志雲)名下的股份就值1.2億美元(約9.3億港元)。
報道指,溫的家人等投資平保的平台是一家名為泰鴻(Taihong)的天津控股公司,該公司股東幾乎全和溫家人有關。公司老闆段偉紅是溫的同鄉、夫人的好友。
溫家寶妻子張蓓莉名下雖然沒有公開資產,但報道指她幫親屬和舊同事將一些少數股權擴充為價值10億美元(77.5億港元)的投資組合,涵蓋保險、科技和房地產行業。在溫的家族所控制的企業中進行投資的人裏,有很多長期的商業夥伴、前同事,以及大學同學,例如兒子溫雲松在西北大學的同學于劍鳴,以及溫弟溫家宏長期以來的同事張玉宏等。
維基解密(WikiLeaks)2010年公佈的一份2007年外交電文顯示,溫家寶對其親屬的商業交易有所了解,「對家人的活動很反感,但他無力或不願限制他們」。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