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濕地改善區無補償作用

設濕地改善區無補償作用

【本報訊】南生圍建業今次提交的發展計劃中,特別強調會完整保留甩洲成為自然保育區,並在南生圍北部設立濕地改善區,期望減低環境影響爭議。但有環團指出,未曾見過有類似計劃,能在並非零環境損失情況下成功闖關。有團體表明會再發起萬人去信城規會反對項目。根據發展商構思,現時南生圍會一分為二,南邊主力發展住宅項目,北面約55公頃土地預留為濕地改善區;至於南生圍北邊隔岸的甩洲,則會全面保留作自然保育區。此外,計劃擬提供多項社區設施包括安老護養院舍、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智障成人院舍、老人觀鳥設施及以社企形式運作的訪客中心。南生圍建業顧問溫文儀指,今次計劃透過改善濕地,令高生態的鳥類棲息地由33.9公頃增至104公頃,在濕地功能大幅提升的情況下,足夠補償因發展項目帶來3公頃的濕地淨損失的影響。

再發起運動反對項目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博士認為,即使發展商提供大量社區設施,又或所謂的提升濕地功能,但都不能無視環境保育要達至零損失的原則,「呢啲係原則性問題,唔係話你起幾多個老人院可以解決到」。他補充指,除非該項發展計劃真的能證明可以將高生態價值功能提升幾倍以上,才能真正做到補償作用,否則過往未曾見過有類似計劃在並非零環境損失情況下,成功闖關。多個環團也表明,不贊同計劃,認為南生圍不應隨便發展。萬人聯署召集人鄺俊宇指,會再透過facebook專頁發起反對行動《萬寫不辭!》,動員萬人一人一信向城規會表達反對,以海量反對信向地產商說不,決不讓南生圍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