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奶粉廣告越賣越誇張,奶粉商為產品塑造可媲美母乳的形象,與事實不符的宣傳方法惹人詬病,且屢次有奶粉被驗出含碘量過低。衞生署終於出手規管,公佈《香港配方奶及相關產品和嬰幼兒食品的銷售及品質守則》草擬本,食物及衞生局則會加快研究立法規管。有推廣母乳餵哺組織表示歡迎,稱有阻嚇作用。
團體稱有阻嚇作用
《香港守則》針對為36個月以下嬰幼兒而設的配方奶粉及食品,訂出七點標準,包括禁止嬰幼兒食品商於醫護機構內登廣告宣傳或派發免費樣品;食品標籤不可有誤導或不實訊息,令人以為產品等同、類似或勝於母乳;以及所有產品必須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的相關標準等。
署方稱《香港守則》為自願性指引,暫時未有罰則,旨在保障母乳餵哺,以及為嬰幼兒提供安全及充足的營養。《香港守則》仍在草擬階段,全文已上載至衞生署網頁,市民可於12月31日前就條文發表意見。
另外,因應8月發現個別嬰兒奶粉含碘量不足,食物及衞生局正加快訂立規管配方奶粉的立法建議,下月開始諮詢。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署理主席黎黃佩嫦認為《香港守則》「有好過無」,能阻嚇奶粉商的廣告「唔好越做越誇張,講到連偏食都可以解決」。她稱將來如果立法,必須確保奶粉廣告不能宣傳與事實不符的訊息,以及保護餵哺母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