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不保 萬人守護

龍尾不保 萬人守護

【本報訊】擁有逾200個物種的大埔龍尾命運揭盅,政府昨晨突然召開記者會,落實繼續於龍尾興建人工泳灘計劃,也等同宣佈該處物種死刑。政府懶理公眾保育本港自然生態的聲音,也未有考慮其他替代方案,原來計劃是特首梁振英親自拍板。不過,民間環團準備為保育龍尾展開抗爭,正籌劃萬人集會,再次希望以群眾力量挽救自然環境出生天。 記者:梁德倫 蔡建豪

昨晨召開的記者會,由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交代龍尾命運,早前公開指「遲些有公佈」的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未有現身,由副局長陸恭蕙頂上。曾德成表示,詳細考慮各方意見後,龍尾建造人工泳灘事在必行。他指政府會推出「汀角+」保育計劃,將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的汀角紅樹林,及東面泥灘一併保育。

政府堅持興建人工泳灘,令擁有大量海洋生物的龍尾,正式步入倒數。何家達攝

多個環團炮轟終極方案

陸恭蕙解釋,「汀角+」是長遠保育方案,未有細節,會檢討吐露內港及赤門海峽內生態價值高的地點保育,日後或成立由環團營運的汀角生態中心。
曾德成指大埔區議會已就事件討論70多次,項目也通過環評等法定程序,為北區、大埔及沙田約120萬名居民建一個人工泳灘是「有長期訴求」,至於烏溪沙自然海岸,政府不考慮理由是「沙田區議會未討論過」。政府指龍尾有三種具保育價值的魚,包括星點多紀魨、賴氏綠巢鰕虎魚、雙斑舌鰕虎魚值得保留,但不包括管海馬,工程前會將生物遷移至汀角東等地區,減低生態影響。
有指環境局官員私下也希望保留龍尾灘,來自環保界的陸恭蕙昨指,現時是平衡各方的保育方案,政府內部多次開會討論,最終由「政府最高層人士」支持而出台,暗示拍板去馬的是特首梁振英。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午出席公開場合時,不敢直接回應是否特首等高層施壓,重申是政府內部討論,處理了一些歷史因素,這不是環境局在保育議題上贏和輸的問題。
龍尾人工泳灘終極方案被多個環團炮轟,過去5年一直反對龍尾計劃的香港自然生態論壇發言人黃志俊指,會繼續阻止工程,計劃籌備民間大聯盟保衞龍尾。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若政府堅持錯下去,「咁只好政總見啦」。龍尾命運可能要靠愛護本港自然環境的市民站出來,以群眾力量逼政府改變。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批評,陸恭蕙上周與環團開會時,自稱生物遷徙是「犧牲方案」,「佢家包裝成保育方案係講大話!」對於有環團資歷的她稱現時方案已顧及保育,他直斥:「收檔啦!」指政府根本沒有讓步,「汀角本身已經係SSSI」。

於龍尾生活的寄居蟹,將被強行遷移到汀角東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遷移生物造成生態災難

李怒斥政府妄想以「收買」方式邀請環團加入「汀角+」,他們不會參與這個不切實際計劃,憂慮遷移生物只會造成另一場生態大災難,「汀角嗰邊本來只係得嗰堆特定生物,家你夾硬搬其他嘢入嚟互搶生存空間,點行得通?」譚凱邦形容,「點可以將兩種唔同動物放埋一齊?」
環團批評人工泳灘耗資2.8億,水質未必達標之餘,同時產生2.74萬噸建築廢物,極不環保。大埔鄉事派及民建聯區議員昨更表態撐政府,下周二會與環團會面,但不會改變建灘立場,聲稱會將該處打造成「香港墾丁」。

部份被遷移物種

八爪魚

巴布亞硝水母

管海馬

海星